六都春秋

【分析】機場捷運是否沒有必要?

機捷內部照片

近日名作家拍攝桃園機場捷運站內空無一人的情況,被質疑是跟風炒作。但也連帶引起網友對桃園機捷的質疑。例如山鼻站、坑口站幾乎處於人煙稀少且無著名景點的地方,使用量與人口基數相當不足,難怪第一年就賠錢。

 

我們認為,公共建設的目標必須與區域發展目標,避免出現雙頭馬車或疊床架屋的狀況。許多人從自償率、成本效益等方式,去評估軌道建設的必須性。但公共事業並非只有以營利為目的,如何與其他建設產生綜效,並帶動居民福祉的提升,才是建設的重點。

 

以桃園機捷為例,本業已虧損18億,但對於周遭交通卻帶來大幅改善。機場捷運線日平均運量5萬4千人,其中有半數是前往桃園機場。光是這個人次就改善桃園機場周遭交通堵塞的問題。在之前客運業者意圖以車陣圍堵機場時,機捷馬上發揮疏散旅客的功效,大幅減少旅客的客訴。

 

另外,桃園市升格六都後,人口移入率是全台之冠,2015年移入約3萬6千人,反而台北市當年卻是流失9千人。根據統計,桃園市出生率也是六都最高,總人口數已超過210萬人,未來仍會繼續成長。因此機場捷運不過只是大桃園捷運線的一環,如果以過去北捷在200萬人口基數的基礎下就興建捷運,桃園市有更充分的理由改善軌道運輸系統。

 

最後,台灣受到長期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民眾對於政府財政把關日益重視。加上媒體不斷報導政府負債等問題,因此重大公共建設往往會優先思考自償率等方向。但我們認為公共建設應視其必要性而定,且兼顧區域與城鄉發展。就像造橋鋪路並不會帶來實際收益,但卻有改善運輸,帶動經濟,增進民眾福祉的效果。我們應該嚴格把關政府的每一項建設計畫,但觀察的角度不應該只有單一的盈利思維。

 

*延伸閱讀
【評論】笨蛋!問題在尖峰會塞車
【分享】高市府公布輕軌五大放心方案,縫合城市新舊風貌
【報導】專訪牛煦庭:勇於開砲的龜山青年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六都春秋】Line:https://goo.gl/Evnz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