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評論】期待國文教育能更合時宜

文學應從生長的土地出發,對於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們才有意義。

前陣子高中國文課綱掀起「文言文和白話文比例大戰」,各方陣營唇槍舌戰,討論是否應該調降文言文比例、比例如何調配,及該挑選哪些文章。

 

最後課程審議會拍板定案,現行課綱(99年課綱)的文言文比例是45%至65%,未來採用的十二年國教課綱(108年課綱),高中國文科將降低文言文比例,將文言文比例下修至35%到45%,並將「推薦選文」篇數從30篇降為15篇,由國教院研修小組從選文資料庫中來挑選適合的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推薦選文包括先秦、漢魏六朝、唐宋、明清和台灣等五個時期,一個時期有三篇,且必須符合1997年立法院通過的「原住民族教育法」。

 

前幾天課審大會中,原本在推薦選文名單中的連橫所著《台灣通史•序》,因內容涉及歧視原住民而出局,替換為洪繻的〈鹿港乘桴記〉。

 

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替曾祖父連橫喊冤,質疑剔除該文為政治操弄,批評蔡英文政府意圖「去中國化」,「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開山撫番」都呈現了本省族群先祖來台的情狀,拿現在的標準來衡量數百年前的歷史,根本是「莫須有的罪名」。

 

連橫所著《台灣通史•序》,因內容涉及歧視原住民而出局課綱選文。圖片取自wiki

 

誠實說,能同理連勝文捍衛先祖的行為,但在孺慕情感以外,建議他仍要站在中立客觀的立場,好好地面對課審委員的意見。

 

就是因為《台灣通史•序》呈現了漢人史觀,遣詞用字歧視原住民族,違背現今族群多元、平等的價值觀,就算連橫這篇文章寫得再好,只要不合時宜,就不適合作為必讀教材。

 

國文教育的重點,不應僅僅研讀表面的詞藻,需要探究文章脈絡隱藏的價值觀。

 

長期以來,台灣的國文教育延續中國傳統,與蔣中正推行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脫不了關係。為了發揚中國文化,在語文教育上,偏重中國古典文學,貶低白話文學、台灣文學的可讀性,例如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文章,被認為富含文采、有思想深度,絕對凌駕於任何白話文學與台灣作家,卻忽略了時代變遷下語言文化的轉換。

 

過往中國讀書人上私塾、讀四書五經,雖然想跟書上的聖賢學習,實際上仍在政治框架中求功名、討生活,文言文可視為中國古代的官方書面用語,其進展與變化,基本與廟堂文化、官宦制度綁在一塊,而跟平民百姓口語脫節。至清末科舉制度動搖,歷經民國白話文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一連串的文體改革,才終於解放了書面語,開始可以「我手寫我口」。

 

時至今日,降低文言文比例是勢在必行,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何必花費過多時間去背誦不再使用的詞彙、解釋呢?同樣的時間,用來練習邏輯思考、了解多元文化,學習如何精準言談、書寫,能客觀而中立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國文教育需要肩負的任務吧!

 

國文教育脫離中國傳統文學觀,亦是應當。中國的歷史人文、山川地理,離現在的台灣人實在太遠了,遠到無法產生連結,這是不容忽視的事實;我們對於幾代前祖先的故土,已然失去認同。

文學講求同情共感,從生長的土地出發,對於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們才有意義,加上符合時代價值觀,才是適合提供給學生閱讀的篇章。

 

單純就國文教育而論,不是從意識形態出發。

 

話說回來,本次高中國文課綱的選文,增選台灣文學,收錄了清末民初文人洪繻〈鹿港乘桴記〉、日治時期雲林才女張李德和〈畫菊自序〉,顧及本土題材,照撫女性作家,是國文教育的一大進步呢!

 

十五篇「推薦選文」名單:
先秦:燭之武退秦師,諫逐客書,大同與小康。
漢魏六朝:鴻門宴,出師表,桃花源記。
唐宋:師說,赤壁賦,虬髯客傳。
明清:項脊軒志,晚遊六橋待月記,勞山道士。
台灣題材:勸和論,鹿港乘桴記,畫菊自序。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