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年返鄉」在社會上變成一種另類潮流,許多媒體開始關注、報導返鄉青年的故事,公部門也開始透過一些政策,試著讓青年的返鄉之路變得比較順遂。青年返鄉真的如媒體上吹捧的如此美好嗎?要解答這些問題,首先我們要先釐清:為什麼青年想要回到農村?
青年為何返鄉?
臺灣現代史上約有三次的青年返鄉潮,每次返鄉潮的動力不盡相同。第一次返鄉潮出現在1990年代,起因於解嚴後蓬勃發展的環境、地方和社造運動,進而想要紮根在地、培養社區能量,宜蘭穀東俱樂部賴青松、高雄旗美社大張正揚是其中代表。
第二次返鄉潮出現於2000年之後,主要是源自於九二一地震對地方的衝擊、臺灣加入WTO之後農村的快速衰敗,希望可以協助面對這些挑戰,政府也提出一系列政策鼓勵青年返鄉,災後重生的桃米社區是個典型案例。
而目前的返鄉潮則是自2010年左右開始的,由於大埔事件、太陽花學運帶動的一系列社會變革,青年開始返回故鄉,尋找自己的生存價值,苗栗南庄老寮Hostel的邱星崴正是其中較為出名的案例。
當然,照顧年邁父母、繼承家業這些理由,也普遍出現於這三個時期。
自臺灣邁入工商業社會以來,農村經歷了極大變化。大量勞動人口外流至都市,造成農村逐漸高齡化、缺乏勞動力;WTO和全球貿易體系之下,開放農產進口又無良好的外銷策略,農村產業受到嚴重打擊,大批優良農地休耕或棄耕,甚至蓋起一間間違章工廠和豪華農舍。
因為上述原因,農村也帶給社會大眾衰敗、落後、沒有工作機會的形象,有時連農村都會為自己貼上標籤--青年返回農村常會被社區長輩認為是在都市過不下去才回來。既然農村現時的客觀條件似乎相當慘澹,為什麼青年還願意返鄉,甚至必須要返鄉?
青年返鄉為何重要?
農業和農村的衰敗,對於臺灣社會而言其實衝擊甚鉅。臺灣的糧食自主率大概只有三成,其它全倚賴進口,當氣候變遷、地區動盪等因素推高國際糧價、禁止糧食出口時,臺灣的物價和社會穩定會出現嚴重衝擊。而且臺灣是個有可能爆發戰爭的區域,若海上運輸線被封鎖,將會大大影響臺灣的自保能力,因此糧食自主可說是為國安議題的一環。
此外,農村其實不只有生產糧食的功能,它同時影響生態保育、水源涵養、社會安全和長期照護等領域。試想,農村為了經濟利益大量噴灑農藥、汙染水源和濫墾,削弱的是臺灣對天災的抵抗能力;沒有農村吸納大量能夠活動、相對健康的老人們,整個社會需要付出多少成本在增加的老人照護需求上?
由上述可知,農村是臺灣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一環,但長期的輕忽導致這些功能逐漸被破壞。放眼望去,留在農村者多是老人、小孩或者是被社會所邊緣化的一群人,他們大多無力改變農村面臨的困境,同時具有「加害者」和「受害者」雙重身分。
比如說雖然知道過度噴灑農藥不好,但受制於主流市場需求而不得不做;知道土地是農村的根本,但為了生存不得不賣掉祖產。公部門雖然看到這些問題,但因為錯誤的政策、民代壓力等因素,至今並無法有效的解決農村面臨的困境。
而青年返鄉,正是農村問題的反饋。他們帶著熱情和專業知識,試著以民間的力量,為臺灣農村找尋可能的出路。農村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其實還有許多可以發揮的空間,優良的農業技術、日益重視的食安問題、觀光旅遊盛行、豐厚的人文自然景觀,都是可以利用的資產。這些年來,青年返鄉已逐漸解決一些地區的困境,但面臨的挑戰仍深。後續的文章中,筆者將會簡述青年返鄉的現況,供讀者朋友們參考。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