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川普亞洲行的結束,美國評論家也開始討論此趟川普出訪亞洲是否成功。以下我們回顧美國幾位專家對於川普行的看法,也看看他們用什麼面向來評論川普這次的出訪。
基本上,美國評論員對於川普的出訪褒貶都有。就正面評價的部分來說,韓國釜山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克利(Robert E. Kelly)認為,僅管川普在出訪中還是有一些讓幕僚緊張的言論,例如在談論美韓關係時,川普說: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為什麼要侮辱我,說我『老』?我可從來沒說他是『又矮又胖』,我可是努力想和他做朋友.也許有天會成真!」但總體來說,川普這趟旅程中的言論掌握比他當總統這近一年以來都來得好,也並未出現許多人預料的,因為失言而帶來外交風暴。川普的發言表現讓許多人都鬆了一口氣,這對於美國之後的外交進展而言,的確是一件好事。(註一)
不過克利也認為,此趟川普行讓人比較失望的地方在於,川普錯過了許多好機會來展現美國在亞洲的軍事領導地位。川普此趟亞洲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向亞洲的盟友(如日本、韓國)說明韓半島對於美國的重要性。如果盟友同意,美國甚至可以提供軍事支持出兵北韓。然而,川普到了亞洲之後,對於北韓問題的態度立即改變,甚至是軟化。
除了上述希望與北韓友好的推特發言之外,克利認為川普錯過了美國總統近期以來,說服盟國對北韓用武的大好機會,也就是在南韓議會議員前的演說。在此場演說中,川普老調重提,講述既有的美國對北韓政策-圍堵、嚇阻、以及經濟制裁;對於軍事用武的部分,則幾乎隻字未提。由此看來,原來川普對於北韓用武威脅的言論都只是說說而已;他可能從未認真考慮用武力解決韓半島問題。(註二)
除此之外,讓評論家最為困擾的事情是,川普似乎把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當作私人「朋友」關係來經營。這個情況又在川普和習近平之間的相處互動最為明顯。川普出訪前提出了「印度洋—太平洋」(Indo-Pacific)一詞,被解讀為華府用來圍堵日益壯大中國的外交手段。另外,川普也數次談到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且美國會採取應對措施來解決貿易的巨幅差距。然而在川普到了北京之後,這些之前所預期的行動及發言完全沒有出現。相反的,川普似乎很高興他和習近平變成哥倆好,甚至還在推特上大讚習近平的為人。
美國保守派網站(American Conservative)的編輯拉里森(Daniel Larison)撰文提到,外國領袖似乎已經知道如何抓住川普的心,而其下場就是,川普在直接面對他國領袖的時候,因為受到對方盛情款待,他自己幾乎沒辦法保持或展現他在議題上應有的立場。拉里森說以前評論家普遍都覺得前任總統歐巴馬給外國元首一種距離感,但現在川普則是跑到了天平的另一端。這種過度「搏感情」的外交手段可能會影響到美國的國家利益。
總結來說,川普的出訪對於美國的外交關係而言總體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突破,只是維持了現況。不過在經濟與貿易上來說,川普的確有許多斬獲,所以川普自己也認為這次的出訪是相當成功的。雖然有些評論員認為川普過度想與外國領袖交好的模式會危及美國的國家利益,但不可否認的,談判一直都是川普的強項,且他也總會確保讓自己取得優勢。川普與各國領袖的關係加溫,長遠來看對美國國家利益是好是壞,仍需時間來證明。但這個節骨眼上,我們認為,川普的亞洲行表現整體來講仍是優過於劣。
註一:Kelly, Robert E. (2017, November 20). Trump’s Asia Trip: A Confirmation of the Status Quo. The National Interest
註二:Ibid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