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青年所遇到的第一個問題,通常是「我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苗栗南庄老寮Hostel的邱星崴,是這波從2014年開始的青年返鄉潮的代表人物之一。先前筆者在他的演講上聽到相當有趣的一件事,就是年輕人返回故鄉,基本上只會從事「文創、新農、小旅行、咖啡店、獨立刊物、青年旅社」這六類工作。雖有看過例外的案例,不過筆者認同返鄉青年有超過九成確實是依循這樣的道路。
這六類工作中,「新農」的性質與其它幾項又有不小的差異。新農的「新」有兩個層面,一是相對於現在農村五十幾歲起跳的從農人員,他們的年齡普遍較低;二是思維和技術上的「新」,他們通常較願意嘗試新農業技術,或者是擁有行銷、社群互動思維,也有些是投入無毒或有機這類農業生產。對於這些新農來說,他們的返鄉之路會遇到甚麼樣的挑戰?
首先,你需要有地或是有錢
這是個有點殘酷但很真實的現象。到目前為止農業還是依存土地而生,因此「有農地可以從事農業」成為返鄉務農的第一道門檻。筆者目前遇到的青農,絕大多數都是「農二代」-父母或祖父母一輩曾有務農,家中擁有田地和技術,因此較為容易步上軌道。筆者認識一位臺南東山的返鄉咖啡青農,頂著成大機械系畢業的高學歷,投入年收入可達百萬的咖啡種植,其中的重要關鍵是他父親也是咖啡農,擁有廣闊到顧不完的田地以及種植與加工技術,讓他可以順利從事務農這項工作。
若自己沒有農地呢?這時會有兩種選擇:租賃或購買農地自己種,也可以進行代耕或代工。目前因為農業人口老化,許多老農已經管理不了自己的農地,若有管道的話,有蠻大機率能以合理的價格租賃,而這時要考驗的就是青農的耕作技術;若是從事代耕或代工,則需要大量投資在生產工具上,才能透過機械化取得足夠的效益。筆者認識的另一位青農,他在臺南西港、佳里、學甲一帶從事代耕,也推行自有品牌、進行雜糧和小麥復耕等工作。
他曾苦笑說,農業是個年收入百萬但負債千萬的行業。筆者想到他購置數輛單價三、四百萬的農業機械,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會這樣說。此外,目前臺灣的農保與休耕等政策保障的是土地所有人,實際務農者常是拿不到補助或社會保障的;當地主認為休耕補助比租金好賺時,還有可能面臨地主把農地收回去領取補助的狀況。因此,若是沒有農地的返鄉青農,能夠承受一定的資金周轉和風險是基本功。
那些對務農的美好想像與現實
務農的收入到底好不好,主要取決於四項因素:作物種類、種植技術、氣候和市場價格。每一種作物都有它的技術、氣候要求,相對的也需要種植技術的配合,市場的供需法則和人為操縱又直接牽涉到最終的利潤。像是稻米,因為大量機械化所以耕作相對輕鬆,但因為收購價格偏低,一般而言需耕作五甲以上的面積才能養活一家人;種植高接梨等果樹,雖然利潤很高,但是技術要求也很高,易受天災、病蟲害影響。
返鄉青農想要掌握技術、摸清楚市場脈動,大多需要數年的時間。此外,許多返鄉青農通常帶著一些理想,朝向精緻、休閒或有機農業發展者眾,希望可以打造自有品牌、增加附加價值,這時又需要引入行銷、物流、休閒遊憩等專業,對於青農來說常是嚴峻的挑戰。筆者常見到農忙時期,白天採收、晚上接訂單出貨,忙到焦頭爛額的返鄉青農;或者是經營休閒農業,常為資金發愁的青農。
整體而論,臺灣的農業技術在這幾十年來的發展下,有許多領域已經有長足的進步,務農已經不像我們父母輩辛苦,收入超過城市白領工作者比比皆是。但農業畢竟還是看天吃飯的產業,風險很高,老天爺真要把作物全部收走,是擋也擋不住的。再加上農忙時期常會忙到沒日沒夜,初期支出成本大,又受制於市場上看不見的手,相對而言還是相當辛。不過對筆者來說,返鄉青農是相當重要且值得尊敬的,因為他們正各自用屬於自己的方式,翻轉與挽救臺灣逐步凋零的農業,確保涉及國安問題的糧食供應能夠正常。期待能有更多具有新思維、不怕困難的青農可以持續投入,為農村、為臺灣社會帶來新希望。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