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簡介】審議民主,深化公民權的新嘗試(1)-參與式預算介紹

圖片來源:pixabay

近年來,臺灣社會出現許多劇烈的改變。網路、社群網站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資訊傳遞和公共討論的成本大為降低,參與公共政策制定、監督行政機關或代議士的需求也爆發性成長,這個狀況於太陽花學運之後更為明顯。g0v、沃草、臺南新芽等組織,開始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推廣公共議題、揭露政府資訊。公部門也逐漸看到這樣的趨勢,因此開始有些實驗性的作為,試著與公民社會進行對話與合作,讓政策制定和執行更符合實際狀況。

 

審議民主這套十幾年前曾引入臺灣的操作工具與思維,又重新被公部門所重視。簡單來說,審議民主是透過深度討論議題,讓公民能夠做出價值判斷並共同形成結論。筆者將以第一線參與者的身分,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探討審議民主在臺灣的現況,特別是臺南的相關經驗。首先,我們先從近年來相當火紅的參與式預算開始談起。

 

什麼是「參與式預算」?

 

傳統的預算編列,是由行政部門提起預算案,再讓立法部門進行審核、刪減。這種由上而下的模式,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常會看不見最為基層的需求。參與式預算源自於巴西愉港,是讓公民自行決定預算如何使用的一套操作工具,目的就是要打破前述的困境,讓公民參與預算制定與執行的過程,使得預算使用真正貼近公民的需求,同時讓公民權觀念向下紮根,產生更積極的公民參與。目前國際上有兩種主流模式—「愉港模式」和「芝加哥模式」,以下簡單介紹兩者的特色:

 

1.愉港模式:由左翼的巴西工人黨所創,行政部門於編列下年度預算時,全愉港23區會各自召開會議,公民可以提出預算案並推派區代表。區代表將帶著自己區的決議進入全市會議,與其它區和職業代表討論最終預算編列,並將決議送入市議會,納入下年度預算。

 

因為是在預算編列時就納入公民參與,所以每年由公民決定的預算額度不一,最高可達總預算的20%,預算編列也沒有項目限制。

 

2.芝加哥模式:最早是由芝加哥的市議員所創,讓公民決定議員配合款的使用方式。可決定的預算額度固定,預算項目依性質有所限制。

 

台北市參與式預算宣傳圖。圖片來源:公民提案參與式預算資訊平台


參與式預算在臺灣

 

在臺灣,原本參與式預算是僅為學術界所知。2014年地方選舉,臺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於政見中拋出「參與式預算」此一構想,預計每年提撥五億預算執行,才讓「參與式預算」躍升至公眾視野中,引發後續的討論與熱潮。這三年間,許多中央部會、地方政府和民意代表都在推行參與式預算,可說是百花齊放。臺灣目前的主流是類似芝加哥模式,經費來自行政部門匡列預算,或是議員拿出工程配合款來推行。一般而言,參與式預算分成四個步驟:

 

1.提點子:執行團隊在計畫區域或社群中宣傳參與式預算,與公民講解預算額度和規則,並鼓勵民眾想想自己有那些需求尚未滿足。

 

2.來討論:召開公民大會,公民可以在會議上進行提案,與其他公民進行協商、討論,凝聚對提案的共識,確認預算使用方式、各項目額度等細節。

 

3.去投票:候選方案確定後,會先公開展示數週,再以實體投票或I-voting等方式,決定最終勝選方案。

 

4.做到好:最終勝選的方案,大多是由行政部門負責落實。提案人則因案例不同,可能會有共同執行到單純監督、深淺不一的參與。

 

新北市參與式預算活動,「鶯歌區減碳方案參與式預算」–提案五部曲。圖片來源:新北市參與式預算

 

參與式預算在臺南

 

放眼臺灣,許多縣市都在推動自己的參與式預算。六都當中,臺北、臺中市是由民政局負責的區層級參與式預算,新北市是由市議員主導,桃園市則是社會局推動,高雄市先前有濱線文化廊道等參與式預算。相對而言,臺南市政府在參與式預算的推動上沒那麼積極,明(2018)年環保局的參與式預算,應是第一個由市政府發起的參與式預算。目前在臺南市內進行的參與式預算,清一色是文化部所推行的,包含2015~2016年的推動公民審議與參與式預算實驗計畫,以及2017年在新營、善化、佳里、新化、北區等六個區推動的參與式預算。在下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在地方上推動參與式預算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許多有趣現象,以及參與式預算究竟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