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評論】2017年台灣國內十大議題

在2017年結束之際,六都春秋為各位點評十大台灣國內要聞,希望各位讀者回首過去之際,也能在夜深人靜時,思考2018年的台灣,應該走向何方?

 

一、勞基法再修法,引發多次抗爭

 

在「一例一休」上路未滿半年之際,政府再度推動修法,以「勞工想加班」、「做功德」為由,放寬七休一的限制,引發青年與勞工族群的不滿。雖然在小英介入之後,才加上「勞資協商」後方能放寬的門檻。以賴清德為首的行政院,仍在缺乏民調與數據支持下,強力推動修法。年底又發生台鐵員工過勞死事件,修法是否符合民意,將是政府巨大考驗。

 

賴清德院長的「台南經驗」

 

二、全台迫遷議題,持續進行中

 

在中央政黨輪替後,全台依然發生多起地方政府迫遷居民的案件。其理由大致為政府為了興建公共建設或都市更新,必須拆除部分民房。細查這些案件,除了興建的正當性有疑慮外,更沒有依法舉行聽證會,部分居民在不知情下被劃入拆遷區,政府正在重蹈「大埔案」的後塵。

 

全台迫遷居民,齊聚超渡新潮流

 

三、年改法案通過,18%將走入歷史

 

因為國家財政與少子化危機,政府必須推動年改,降低公教人員的退職撫卹所得替代率,將兩蔣時代所訂定不合理的18%制度,於兩年內逐步廢除。雖然反年改團體持續各種荒腔走板的抗爭,但國會與民間多數的共識下,年改法案三讀通過,於2018年7月正式實施。

 

胡筑生、吳斯懷切割李來希●這算是窩裡反吧!

 

四、夏季跳電危機,引發政經風暴

 

2017年8月15日,台灣各地發生無預警跳電與停電事故,由於中油人為原因,導致大潭火力發電廠的天然氣來源被關閉,引發全國對於能源議題的討論。經濟部長與中油董事長因此事件下台。台灣在輸電、用電上的南北不均,與國營事業管理問題,甚至是離岸風力發電的上路期程,皆成為政治關注焦點。

 

夏季限電危機:人禍比天災更難解決

 

五、大法官:民法未保障同志婚姻違憲

 

在過去,同志婚姻是否合法曾是巨大爭議。但在2017年5月24日,大法官做出釋字第748號解釋,基於婚姻自由與平等權,大法官認為現行法律未允許同婚屬違憲,法務部應在兩年內研擬修法。這也引發國會對於同婚應直接納入民法?還是另修專法?產生跨黨派的辯論。

 

網路還是馬路,選民到底在哪?社民黨的選舉策略分析

 

六、前瞻計畫引發區域發展討論

 

行政院在2月份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內容整合各縣市正在推動的軌道建設,還包括綠能、數位、水環境與城鄉等建設計畫。但在軌道建設上引發巨大爭議,批評者認為公共建設均為綁樁與圖利財團,且不易回收成本。但支持者認為台灣區域發展不均,軌道建設有助均衡發展,且帶動觀光、交通、空氣品質等改善。

 

轉個彎輕軌跑上大順路-談高捷一頁政治史

 

七、亞泥案帶動礦業法修正辯論

 

齊柏林團隊6月至花蓮勘景失事,引發民間對於「亞洲水泥」開墾太魯閣礦場的重視,環團偕同原住民族向法院請求撤銷亞泥礦權,監察院也在10月糾正經濟部與花蓮縣政府。行政院在12月初提出礦業法修正案,但同黨立委在國會上出現分歧,立委林淑芬認為舊礦權不能補環評後就放水,應該取得土地所有人的同意,但立委邱議瑩則反駁,認為林是聯合環團羞辱民進黨。

 

全國國土計畫即將上路,監督聯盟要求政策環評

 

八、公投法修正,破除鳥籠門檻

 

公投法在12月12日破除「雙1/2」的鳥籠門檻,提案門檻從總統大選的選舉人數的千分之五降到萬分之一,連署門檻則從5%降到1%,最後則是有1/4的選舉人投下同意票,且高於不同意票,即可改變重大政策。另外,也開放18歲可參加公投,廢除「公投審議委員會」。但國號、領土變更、制憲等議題未納入公投範圍。

 

再見鳥籠公投!修法五大方向,實現直接民權!

 

九、水利會改制官派,將走民主倒車

 

行政院為消除黑金與地方派系,推動水利會改制官派,引發農民的強烈不滿。水利會長為會員直選,適用選罷法,但政府卻想放棄民選,在公家機關民營化的潮流上,大走倒車。水利會也是清領時期民間沿革下的自治組織,支圳與土地均屬私產,政府如何收歸國有,並另闢預算招考公務員,會是一大挑戰。

 

殷鑑不遠:為何歷代政府改制農田水利會皆失敗?

 

十、離島博弈公投,金門人說NO

 

在馬政府執政時,將離島建設條例增列「博弈條款」,引起各離島地方政府陸續發動多次博弈公投。2017年10月28日,金門人以9比1的懸殊民意,否決設置賭場。但博弈條款未限制公投提案次數,例如澎湖縣政府已兩次公投未過,徒然花費數百萬選舉費用,離島反賭場運動仍在持續努力。

 

看看澎湖,想想金門 ─ 離島反賭場運動最後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