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的太陽花學運也好,台灣長期的各項社會議題、運動也罷,民進黨和國民黨在社會大眾心中的分野,不外乎對於國家的統獨立場、勞資等意識型態的差異。直到近期,許多過去較傾向支持綠營的群眾百姓,心中最硬的支持態度,開始出現動搖。
鏡頭拉到2016年總統大選後,台灣政壇最高權力的總統一職更替,第三次政黨輪替。
在經歷過2008年到2016年馬政府執政,台灣貧富貧富差距惡化、向中國不斷靠攏的政治經濟發展之後,台灣百姓心中「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價值,在2016年這次總統及立法院選舉中,明白的做出選擇。
2016年、2017年過去,國民黨在立院雖非最大黨、但亦沒有在台灣政壇中灰飛煙滅;掌握國會多數的民進黨,還是過去八年在野時,那個給予民眾期待、希望看到改朝換代的執政黨嗎?
我們看到另一個國民黨─「國民黨化」的民進黨。
「國民黨」不再是台灣過去那個威權領導的執政黨名稱,而是一種對於寡頭、傲慢政黨的代稱。民進黨,成為了過去國民黨的接班人。
從總統、行政院長、到多數民進黨立法委員,在勞基法修法的立場表示、論述說法,彷彿就是過去那個與資本家沆瀣一氣的資方政黨。民進黨執政後的作為,重重的打臉台灣人民「我們不是左派喔!(是你們天大的誤會了)」
勝選需要「選票」、選舉需要「金援」,這一直都是現實。2008年總統大選的二次政黨輪替,相信大家記憶猶新。當一個政黨勝選取得政權後,言行不一致的讓政見跳票,又能欺騙人民幾次?
美國政治學家杭亭頓(Samuel Huntington) 曾提出「雙翻轉理論」(two-turnover test),作為國家民主是否鞏固的判斷標準。他認為,唯有原先執政的威權執政黨被反對黨替換、以及執政黨再一次被反對黨替換的過程,才能確保國家新興的民主體制常態化。
我們真的民主化了嗎?
乍看之下,台灣透過全民直選的總統一職,經歷過三次的政黨輪替,實際上,我們的政治運作方式,並沒有太大幅度的改變。派系、利益團體、政治獻金等,依舊綁架我們的國家機器運作。
過去的民進黨,有著黨外時期的爭取民主光環餘蔭,2016年後的民進黨,在社會大眾、尤其是更年輕的世代眼中,真的還有這樣的「純正民主血統」嗎?
總統府、立法院內的民進黨員,並沒有蔡總統在勝選當下所言的「謙卑」。傾聽民意和府會溝通能力之差,仿若是馬政府下台前、被罵得臭頭的那段歲月。
未經歷白色恐怖、戒嚴的世代,不會因為感念黨外時代人們戮力爭取民主,就認為理所應當在對抗國民黨時,即便民進黨有些瑕疵,仍一定得含淚支持民進黨。相反的,當民進黨執政後表現出仿若國民黨的嘴臉講著幹話時,受到百姓嗤之以鼻和反噬的效果,將較國民黨所受到的更強烈、甚至毀滅程度更強。
人民過去對於陳水扁執政的失望,給予馬英九執政八年的機會。
人民現在對於蔡英文執政的失望,又會給誰在未來執政的機會?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