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於今年5月9日舉行第14屆國會大選,由前首相敦馬哈迪(Tun Mahathir bin Mohamad)為首的希望聯盟取得124席絕對多數,翻轉馬來西亞自1957年來的政治版圖。本屆選舉受種族、宗教、政治及國內外等諸多因素影響,被喻為有史以來最熱門且最具爭議的大選,其中馬哈迪與政敵的和解是令執政聯盟翻船的關鍵。筆者有幸在本次大選前親赴吉隆坡,就部分見聞綜整如下:
解鈴亦須繫鈴人,馬來西亞大選的雙面刃-敦馬哈迪
馬哈迪與其政敵暨前副手安華(Anar bin Ibrahim)和解並共組希望聯盟的戲碼,是影響本屆大選的重要關鍵。馬哈迪是馬來西亞在任期間最長的首相,亦是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及國民陣線(國陣)的元老級人物,擔任首相22年間更是馬來西亞經歷社會、經濟及科技的起飛階段,至今他對馬來西亞政治的影響仍可見一斑。
然而馬哈迪所建立的繁榮經濟建立在犧牲司法、人權及民主等價值上,他是當初將安華革職、監禁的人之一,同時他也拉拔納吉(Najib bin Abdul Razak)等人成為國陣接班人,馬哈迪一手將馬來西亞政治推向今日的局面。若在這次大選中不與安華合作,在野陣營恐怕難拼國會多數。馬哈迪的角色在反對陣營中備受爭議,但為「顧大局」把國陣換掉,又不得不接受「馬」「華」聯手的策略。
「馬來海嘯」是政黨輪替的關鍵因素
馬哈迪重批戰袍或許是為了在有生之年「修正過錯」,並稱將擔任1至2年的過渡期首相,最終將把棒子交給出獄後的安華 ,兩人合作對在野勢力最大的貢獻乃促成「馬來海嘯」的形成。上屆(2013年)大選中,以安華為首的人民聯盟(民聯)主打「五月五,換政府」的口號,一方面引起了所謂的「華人海嘯」效應 ,讓不少國內外的馬來西亞華人支持反對陣營,但另一方面激進的口號也引發部分馬來社群的不安,認為民聯執政將使既有權力喪失,導致國陣最後仍以略為減少的席次獲得國會多數繼續執政。
這次的和解,促使馬哈迪在執政期間所累積的支持勢力及馬來社群的選票隨之轉而支持希望聯盟,馬來裔選民不再是國陣執政的保證,讓在野勢力中的馬來選票得以進一步提升、整合,這股「馬來海嘯」延續了2013年的「華人海嘯」並相互結合,進而撼動國陣的執政堡壘。
消費稅與中國因素,內政與外來因素的促成
馬來西亞股市一直是亞洲股市的重要指數之一,在國陣長期執政下也維持一定的經濟成長,不過2014年後馬幣一路貶值,加上2015年起納吉政府開徵消費稅(GST)後,讓馬來西亞民眾逐漸失去市場信心。而馬哈迪提出上任後將取消消費稅的支票,似乎重振了多數選民的信心。
外來因素上,原先預期中國因素對本次選舉的影響有限,然而向馬來西亞民間及學者的訪談後方得知,中國現今在馬的投資對民眾的觀感及選舉影響甚鉅。如同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長期執政的政黨總是獲得北京青睞,在國陣促成下,馬來西亞成為北京在東南亞布局的最大受益國,相關投資案包含依斯干達經濟特區(Iskandar)、東海岸鐵路(ECRL)及港口聯盟(CMPA),並且參與上述投資的相關中資企業皆享有免除消費稅的優惠。
中資進駐帶來自身資金、人力及技術,但並未拉抬當地就業,民眾認為這樣的結果恐導致馬來西亞成為另外一個斯里蘭卡 。希望聯盟雖曾抨擊國陣與中國關係,但並未全然反對與中國往來,畢竟馬來西亞仍是被受國際承認的一員,利益上有絕對的權力與北京發展正常外交與經貿關係,新首相就職後也表示將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惟盼重議兩國間的協議 。
新政府改革是否實現,仍須全民監督
馬來西亞政治生態遠較臺灣複雜,除上述因素外,尚有眾多因素左右選情,選民能否將選舉激情,轉換為持續監督的力量仍有待觀察。馬哈迪或安華曾是國陣的核心,國陣所建立的政治堡壘或許成為新政府的武器。新政府的表現近期將體現在內閣人事安排上,而消費稅的取消與否及與北京的商議亦是檢視新政府是否兌現承諾的關鍵。
(編按:作者今年曾到大馬觀察大選,如果你也有想法,歡迎投稿)
=========================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