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本書翻開,貝魯特相傳都是一個迷人又神秘的城市,坐落在地中海東側的海灘上,往南是古老以色列的加利利,往北是安納托利亞高原,往東走跨過山脈就進入了敘利亞,伍麥亞帝國的首都大馬士革只有兩個小時車程。
貝魯特是黎巴嫩的首都,也是該國第一大城,據信建於5000年前。伊斯蘭帝國崛起之後,貝魯特以及黎巴嫩山區千年以來接納了各個容不下於其他帝國的宗教與族裔少數族群。十字軍東征期間一度被歐洲基督徒所控制,到了19世紀歐洲帝國主義襲來,因為黎巴嫩山區有不少基督徒,成了法國的勢力範圍,並在一戰之後成了法國的託管地。
貝魯特從此有了中東小巴黎之稱,正是因為過去法國人的影響,走在貝魯特街頭,充滿法式風格的建築,以及許多當地人都會說法文,法國文化與阿拉伯文化的交錯,使這個城市充滿魅力。
1975年內戰爆發以前,黎巴嫩就散發出驚人的魅力。法國人還在的時候,法國軍人夢想著駐紮在這個迷人的城市,體驗「熟悉又異國」的文化,玩樂與喝酒。法國人走後,中東各地的知識份子、革命家、商人都跑來貝魯特互相激盪思想與交換意見,甚至出現「敘利亞近代所有的革命都是在貝魯特策劃的」一說。
中文世界對貝魯特是相對不熟悉的,假使今天到貝魯特也可以感受得到,這個城市的東亞人(中港日韓台)極少,筆者剛落地兩週也才見到兩次東亞人。但筆者私以為黎巴嫩和貝魯特與台灣和台北有些相似的地方。
咖啡香是連結兩地的開始,貝魯特與其他阿拉伯國家最明顯的差別,是喝咖啡比喝茶還要多。咖啡是國民飲料,找到咖啡比找到茶更容易。根據研究,黎巴嫩每年的咖啡消耗量居中東之冠,平均每年每人消耗約4.8公斤,甚至比英國2.8還要高。
黎巴嫩主要喝的是阿拉伯咖啡,一小杯濃厚香甜的濃縮咖啡。林立的咖啡館與豐富的咖啡文化成了貝魯特最大的特色。這點與台北近年來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咖啡館以及日益專業化的咖啡市民文化遙相輝映。
黎巴嫩與台灣同樣更接納西方文化,這在首都尤甚。在貝魯特很輕易就可以看到最新的西方電影,台北更是經常與全球同步上映好萊塢大片。在貝魯特,主導的西方文化是法國與美國,而台灣是美國獨大。
另一個感受到的是互助的文化,黎巴嫩是一個充滿宗教的地方,有伊斯蘭遜尼、什葉、基督教馬龍、天主、亞美尼亞等。其互助精神源自於宗教社群內部的互相幫助,雖然不一定會拓展到其他宗教群體,但仍奠定了黎巴嫩社會強烈幫助他人的風氣。同樣的,台灣的慈善組織興盛,公民社會蓬勃發展。
相對的,黎巴嫩與台灣有相似的國內情況。例如,兩者的政治制度都是外來者建立起來的,本地的原始政治文化是鬆散的部落。黎巴嫩今天的議會制度由法國人建立,台灣則經歷過清朝、日本與中華民國等地統治。並非說外來的都不好(也沒有原生地可以取而代之),而是外來體系移植過來往往會有水土不服的問題,這些制度上的問題至今仍困擾著兩個社會。
第二個,兩者可能都有身分認同問題。對黎巴嫩來說,是單屬於特別的黎巴嫩人、古代腓尼基的繼承者、還是屬於更廣大的阿拉伯世界?這個儘管在1990年後的台夫協定明文寫定黎巴嫩是一個阿拉伯國家、保有主權獨立,這樣的身分認同在民間還是有不同看法。所幸阿拉伯世界是由數十個國家所組成的泛文化圈概念,而台灣想要留在中華文化圈又保有主權獨立,就沒那麼容易了。
在浩瀚的阿拉伯世界,並非每個國家都保守的批長袍、沉浸於宗教典籍,貝魯特就是一個特例,活躍的市民文化與開放的風氣,讓貝魯特正快速地重拾過去阿拉伯世界最有活力城市的地位。敘利亞戰爭七年下來都讓黎巴嫩安穩度過,加上黎巴嫩人豐沛的文化創造力以及沉澱出來的開放文化,貝魯特將成為阿拉伯世界最具潛力的城市之一。
=========================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