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10月以「行程限制」為由,婉拒出席擔任明年1月印度共和國日的觀禮貴賓。此舉被評論認為是對莫迪政府早前無視美國抗議,持續採購俄羅斯軍事武器(S-400地對空飛彈系統)及進口伊朗石油一事所表達的不滿舉動。
G20與「2+2對話」的美印合作
儘管如此,日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Bolton)出席G20的行前記者會中表示,川普在阿根廷參加G20會議期間,將與日本首相安倍(Shinzo Abe)進行場邊會談,並將邀請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一同加入,擴大為美、日、印的三邊對話會議。這個即將到來的晤談將是三方元首首次的三邊對話,是美、日、印三邊關係的重要時刻,除具象徵性意義外,同時或將宣示三國在印太地區的共同利益。
今年9月在新德里舉行的「2+2對話」,緣於2017年印度總理莫迪訪問白宮時,雙方所承諾設置的外交及國防對話機制。旨在確保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自由,並重申美、印兩國在外交及國防事務上的合作關係。然原訂於今年4月舉行的「2+2對話」,兩度推延至9月才正式在新德里展開,令眾多媒體臆測,是否與印度採購俄羅斯S-400地對空飛彈及持續採購伊朗石油而使得華盛頓不滿有關。儘管如此,「2+2對話」最終仍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就深化兩國關係提供更積極、前瞻的願景,以建立自由、開放且包容的印太地區。此外,美、印雙方亦簽署防務方面的「通訊相容與安全協定」(COMCASA)。
美印簽署軍事協議,協力抗中
川普的印太戰略與莫迪的東進政策互相呼應,共同標記雙方在印太地區的利益與威脅。值得注意的是美、印曾於2016年簽署《後勤交流備忘錄》(LEMOA)作為莫迪上任後,美、印軍事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根據LEMOA,雙方軍隊可以使用對方的軍事基地進行補給、維修、培訓、演習及人道救援等後勤作業。彼時美國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甚至表示該協議將大大方便兩軍共同維護包括南海在內的國際海上通道的安全,可知當時美、印頗有共同抗中之趨勢。
在「2+2對話」後簽署的COMCASA,是2002年美、印《一般軍事訊息協議》(GSOMIA)的升級版。除提升兩軍在通訊系統互通及加密技術的操作性外,對印度而言則能就此協議向美國採購更為高階的軍事設備,包含無人機或是海上巡邏機的雷達擴充數據等。這類武器或技術的取得,或能緩解印度近年來在與中、巴邊界爭議及海域巡弋時的不安全感,並為美國軍事武器輸出奠定基礎。換句話說,美、印距離全方位的防務關係僅差一步之遙,即就共享地理位置情報的《海陸空域地理情報交流合作協定》(BECA),屆時雙方將能更有效地運用軍事資源、技術及擴大情報範圍。
美印合作,台灣該如何抉擇?
從這樣的發展脈絡來看,一旦促成G20的三邊對話,將成為繼9月「美、印2+2對話」(2 Plus 2 Dialogue)後,雙方元首首次的正式晤談會議,並可望彌補外界對美、印關係不佳的議論。必須注意的是,印度於2019上半年舉行的大選,將決定莫迪政府的去留及其政策的延續。現階段美、印尚就印太戰略抱持相近的觀點,至少在抵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及軍事防務協議仍存在高度的共識;對華盛頓而言,印度是抗衡中國戰略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此外,取得印度的後勤支持將是一項寶貴的資產,有助於美國在印度洋地區的軍事或戰略行為。是故美國若期盼再次強調與印度在印太地區的合作關係,2019年大選前將是較佳的時機點,近期G20的三邊對話判為此一互動的開端。
近幾年美、日、印三方維持良好的外交與戰略伙伴關係,並對中國在區域上的表現予以抵制,這樣的關係可望持續維持。臺灣方面,2016年蔡英文總統執政後,亦力推新南向政策,期盼減少對中國的經貿依賴及加強對南亞、東南亞及紐、澳國家的連結,甚至在與美、日關係上亦取得重大突破,參與美國前國防部長卡特2018年來臺期間更表明「臺灣是印太戰略網中的一員」。臺灣政府或有關部門應把握各國逐漸形成合作默契的時機,在回應印太戰略時有更為明確之立場,甚至將新南向政策與印太戰略有所連結,並透過國際傳媒讓國際社會瞭解臺灣在印太地區的角色才是。
=========================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