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裂縫也許很難一一填補,就像心靈傷口難以癒合一般;但是歷史的缺陷可以慢慢的充滿,尤其在這麼多人一同攜手為過往努力下,相信破碎的記憶結構終有越塑越強的將來。新文化協會執行長陳彥斌就是致力於推展地方歷史脈絡深根,以及探索白色恐怖真相的文史工作者之一 ,過程中雖然難免有困難、挫折,然而最初想望的目標讓他一路堅持,做最努力、最美好的追尋。
黨外運動引燃熱情血液 進入領域接觸歷史
陳彥斌1957年生,出身南投中寮山區,是典型農家子弟;在繁雜的都市中,陳彥斌的求學路並不順利,高職畢業便沒有繼續升學。因為喜歡讀書,所以陳彥斌在草屯一帶經營名江書坊,開設一年三個月即因營運不易,結束營業。
在民進黨建黨之前,美麗島高雄事件爆發,讓陳彥斌開始了解黨外運動的興起,甚至因而在當兵期間被輔導長嚴重關切,自己的工作室也迭遭政戰系統搜查。
1980年的2月28日,林義雄家門血案震驚全台,也在陳彥斌心中造成巨大衝擊;在此之前,陳彥斌深知政府威權控制的弊端,但從未想過一個號稱民主的政權,會縱容黑社會滅門手段去對付異議分子。在軍中原本喜歡發表政治言論的陳彥斌,在血案發生後卻陷入異常的沈默,更不再發表文章。這種改變,是陳彥斌心意已決,他要平靜的等待退伍,然後與這恐怖的政權週旋,他決心退伍後要投入反國民黨運動。
1980年,陳彥斌退伍即經營名江書坊,書坊是南投地區傳遞黨外雜誌的重要據點。結束書坊後,陳彥斌在台中地區漸漸投身黨外運動,1986年民主進步黨建黨,即成為建黨黨員。1987年民進黨台中市黨部成立,陳彥斌任職首屆執行長。擔任執行長期間,在主委陳博文引領下,結識到前來台中創設「台灣政治經濟研究室」的學者呂昱,意外接觸呂昱前輩建構黨外歷史資料的過程,感受到民進黨雖日漸茁壯,卻始終缺乏史觀、史料的建立,埋下了日後進入台灣歷史研究的種子。
夢想自己來敲門 天生就該做個新聞工作者
擔任台中市民進黨黨部執行長時期,陳彥斌時常需面對媒體訪問,但當時民進黨被國民黨污衊為「暴力黨」,以至媒體報導常對民進黨不友善,造成偏頗、扭曲。陳彥斌因而開始學習撰寫新聞稿、時事分析稿,而這些文章意外引發部份媒體的關注,成為民進黨對外的窗口之一。1989年陳彥斌台中市黨部執行長兩年任期屆滿,知名的報章媒體如《自立晚報》、《民眾日報》等試圖延攬陳彥斌擔任記者;陳彥斌選擇進入《自立晚報》,從此走入新聞工作生涯。
談到新聞工作,陳彥斌滔滔不絕,彷彿當年熱血的氣息重燃,開懷說著:「我天生就是個新聞工作者!」,「一個好記者,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莫名其妙的正義感」,正剛好符合其性格;加上陳彥斌對寫作十分有興趣,工作起來得心應手,很快從專任記者、特派記者,到中台灣特派員,甚至到中部最高採訪主管。1995年,《自立晚報》由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陳政忠收購,陳彥斌決意離去;隔年1996年台灣第一屆總統直選展開,政治受難者黃華致電陳彥斌,希望一起攜手為1970年發表「台灣自救宣言」的彭明敏教授助選,他擔任彭明敏總統大選的中台灣執行總幹事。
這是一場選前就明知沒有希望的大選,因為現任總統李登輝坐擁絕對資源外,又因緣際會收割台灣人的情感。面對這場渺無希望的選舉,輔選伙伴很自然將宣傳主力導向「台灣獨立」。開票結果彭教授獲票第二,雖然輸給李登輝,卻贏了國民黨非主流支持的林洋港,以及前監察院長陳履安。而當年還是禁忌的台獨理論,則獲得有效宣揚。
在為突破電子媒體封鎖,而盛行地下電台時代的1990年間,陳彥斌即在台中「望春風」電台主持節目,所以1996年輔選彭明敏教授選舉後,他被延攬去經營即將取得執照的望春風電台。不過,陳彥斌的媒體專長及興趣畢竟是報紙;1996年年底,台灣報業兩大名人司馬文武、顏文閂前來台中接手《台灣日報》時,他即當起廣播逃兵,回到平面媒體的戰場。他先是出任台中縣特派員,很快就升為地方新聞中心主任,不久又被調為《台灣日報》發行主力地區的中部採訪中心主任。「那時台日的報紙總發行量,中部地區就佔了六成,可見中部採訪中心的重要。」陳彥斌說。
只是平面媒體此時已走進黃昏,顏文閂、司馬文武雖是新聞界好手,還是不敵報紙的滑落命運。在嚴重持續虧損下,背後支持的主力王永慶也逐漸抽手,報社經營舉步維艱,陳彥斌便辭職另尋出路。他在2000年時曾被一家有線電視聘為中部特派員,但互相不能適應,幾個月即離開這意外的電視媒體戰場。
文化成為生命中的養分 為地方奉獻歲月的工作者
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為陳水扁譜寫競選歌曲的詩人路寒袖被任命為文化總會副秘書長,同時推薦陳彥斌出任中部辦公室執行長。在這之前,陳彥斌正撰寫「921大地震災區的小太陽」系列。在《台灣日報》副刊陸續發表「填補地球裂縫的人」,此舉正巧被921震災重建委員會關注,將此系列納進工作計畫,直到該基金會解散運作
2001年陳彥斌出任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執行長,專職接觸文化工作後,他在新聞記者外,又發現自己也熱衷台灣的文化天空,在台中舉辦「玉山學」、「飛揚演講系列」、「與課本作家面對面」…等多項活動,在年年累積下,甚獲文化界肯定。直到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他才毅然結束文化總會工作,並關閉自已創設、運作的中部辦公室。
陳彥斌是民進黨建黨黨員,所以林佳龍、蘇嘉全等人前來台中開闢政治彊域時,都會尋求他的協助。不過,陳彥斌儘管曾輔選蘇嘉全、林佳龍,但林佳龍2014年當選台中市長,陳彥斌卻婉拒進入市政團隊,毅然重起文化爐灶,以「新文化協會」展開,經營台中文史工作的追尋。又以轉型正義為軸心,努力探索二二八的台中,及台中在白色恐怖時期的受害狀況。從2015年起,年年為國家人權館及台中市文化局合作的「台中地區白色恐怖口訪計畫」製作專書,四年共出版《因為黑暗,所以我們穿越》、《黯到盡處,看見光》、《透光的暗暝》及《暴風雨下的中師》。陳彥斌很欣慰的除了受到肯定外,這四本書也分別都獲得國史館評定官方出版品的優等、佳作獎。
那些課本沒有教的事 都活在回憶中
2017年是228事件的七十周年。陳彥斌在2016年初即提出了紀念「二七部隊」的想法。二二八事件中,在台中青年成立的「二七部隊」,被視為台灣人當年抵抗不義政權的象徵,但長久來無人深入研究、調查這支民軍的歷史。陳彥斌決定展開「找尋二七部隊座談會」、「二七部隊學術研討會」、「拍攝二七部隊紀錄片」、「興建二七部隊紀念碑」等四項計畫。
進行紀念二七部隊除了需自籌、自募經費六百萬元外,另一難題是二七部隊僅存的兩位當年最重要參與者,鍾逸人部隊長與黃金島警備隊長長年不合,對二七部隊的史實也各持己見。好在這兩位前輩與陳彥斌都是舊識,且長達近三十年感情。陳彥斌與兩位前輩分別溝通,取得相互間不在公開活動中衝突、斥罵的共識下,他才在企業家朋友的支持下,陸續讓四項計畫完成。
談起紀念二七部隊,陳彥斌感謝很多人的協助、共襄盛舉。如當時的台中市長林佳龍即大力促成,畢竟二七部隊紀念碑要興設的昔日部隊駐紮地,如今是干城公園,若沒有市府的配合根本無法完成。企業家朋友的經費慷慨捐助,才能順利完成。另陳彥斌說:「我也感謝上天,把當年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1921年生)、警備隊長黃金島(1926年生)、突擊隊長陳明忠(1929年生),及文宣尖兵曾永賢(1924年生)、蔡伯壎(1927年生)五位重要幹部都留下來,成為紀錄片的珍貴見證。」
光是紀錄片就拍攝了兩年,第一年完成後,在台中、台北、埔里分別試映,反應雖不錯,但美中不足是史實的呈現嫌弱。所以隔年更換導演補拍、重剪、重製後,才成為定版的「武裝台中–二七部隊,1947」紀錄片。
1947年二二八事件在台北大稻埕爆發,台灣各地風起雲湧捲起反陳儀政府風潮。台中的知識份子楊逵、莊垂勝、葉榮鐘…等,3月1日原本計畫要成立輿論調查所,發放輿論調查表徵詢市民意見,但討論後覺得風波已擴大,此方式緩不濟急,臨時決定將隔天3月2日在台中戲院辦理的憲政說明會,改為「市民大會」。並快印傳單一萬張,在台中大街小巷發放。
3月2日上午,原本只能容納約兩千人的台中戲院,院內院外擠滿人潮,鍾逸人估計有七、八千人參加。大會一團亂中,推舉外號「歐巴桑」的謝雪紅擔任大會主席,謝雪紅一場慷慨激昂演講,控訴國府來台的倒行逆施,引發民眾共鳴。會後憤怒民眾走上街頭,包圍公署、警局、憲兵隊…等,除佔領外,並接收武器。這是台中民軍漸漸成形的由來。
3月3日清晨,謝雪紅在目前民族路上的市民館(已拆除),成立「中部地區治安作戰本部」,宣示市民武裝抗暴決心。當天上午,國府軍車則陸續開進市區,並進行街頭掃射,造成數位民眾死傷,之後國軍在教化會館集結(位於繼光街、公園路口,已拆除)。憤怒民眾前往圍攻,國軍以機關槍掃射,民軍則以手榴彈反擊,鏖戰激烈至晚間十時許,國軍在民軍揚言以火攻威脅下,紛紛脫下白色內衣掛在槍尖上,魚貫走出教化會館投降,共有三百餘官兵及其眷屬。被民軍送往台中監獄及公會堂安置。
3月4日清晨,民軍又攻破火車站附近的干城營區。因為這裡寬廣,有營房可睡,有伙房可以升火解決吃的問題,又可以用來訓練民兵,散落市區各處的民眾組織都來集結。為了紀念緝煙血案是在2月27日發生,所以取名「二七部隊」。推舉鍾逸人任部隊長、黃信卿任參謀長、黃金島任警備隊長、蔡鐵城任宣傳部長…等,透過報數,共有四百餘人。成員大都是學生。干城營區中的火藥庫則有長槍千餘支,手榴彈兩萬餘顆,火力強大。
二七部隊成立後,取代失能的政府維護台中社會秩序、治安,讓市區運作如常,台中女中學生及台中醫院護士等,則成立女子救護組織,照顧傷患外,也手作飯糰供給二七部隊,台中人展現高度自制,度過七、八天的亂局。
3月12日,國府整編21師逼進台中,為免引發戰火,造成市區生靈塗炭,二七部隊決定退至南投的埔里山城。並在山城與21師展開戰役,最後一戰是3月16日清晨在埔里烏牛欄,由黃金島率領三、四十位學生軍,加上陳明忠領導的十餘位突擊隊員,在目前的愛蘭橋邊,從上午七點多鏖戰到下午三時許,因彈盡援絕,寡不敵眾而潰敗,突圍後分頭逃亡,結束二七部隊。從3月4日至3月16日解散,共12天的民軍抵抗。
陳彥斌表示,紀念二七部隊的意義,是宣揚面對不義政府,人民有反抗的權利。二七部隊愛鄉愛土精神,也值得後代了解,在1947年變動的時代中,台中有這麼多青年勇敢站出來抵抗,這不僅是珍貴的台中史,也是二二八事件中可歌可泣的一頁。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