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柳金財】分配正義?逆反民意?中國退休年齡延長改革之爭論及困境

一、「退休雙軌制」引發社會公平正義爭論

 

2021年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會議上進行政府工作報告,論及人口政策時則指明,將「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而宣布「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固然助於因應少子化與高齡化對中國社會衝擊,但因延長法定退休年齡對即將退休人員生涯規劃造成影響,排擠年輕世代進入職場導致工作職位短缺;及世代分配正義爭議等問題。

 

然也有論者以為,如果只從延遲退休這個單一政策來說,對於中國社會養老難題的幫助其實不大。推遲退休年齡政策造成社會輿論熱議,此彰顯這已造成黨國體系內部成員不滿,從而波及政治體系穩定性。

 

基本上,中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設計主要存在三種類型,分別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以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尤其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主要仍是延續計劃經濟體制的退休模式,其個人並不須繳交養老金費,由國家財政支付且受益較高;而企業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皆需要個人不同比例繳費,受益相對較低,此種退休金制度被批評為「退休雙軌制」。根據中國官方所公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參加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已達5.3億,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則為4.3億人,而享機關事業單位退休制度的編制內總人數則是3000多萬人。

 

進一步言之,目前中國所實行的是「退休金雙軌制」,設計兩套並行的養老金體系,一套是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的退休制度,由財政統一支付「吃皇糧的人民公僕」的養老金;另一套是社會企業單位的「繳費型」統籌制度,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準繳納。前一種按照現行的制度,公務員退休後能拿到退休前工資90%的退休金。後一種是由企業繳納占工資總額的20%,職工繳納個人工資的8%,退休後職工養老金的多少與個人和單位的繳費額直接相關。

 

一般來說,按正常工作年齡,據相應的繳費比例,退休後每月拿到的養老金約為在職工資的60%。在實務上,若干強勢部門的公務員退休後還可享受各種津貼,加起來的養老收入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甚至差距可能高達3-5倍。這形成政府公務部門、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最高,其次是社會企業單位,最後才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金,導致社會階層分配正義備受質疑。

 

二、中國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之醞釀

 

自2006年7月1日起,中國公務員開始執行新的工資制度,國家機關公務員薪資普遍上漲,退休待遇也因而提高。此外,為解決企業(民間)退休金與國家事業單位退休金差距過大,早期企業退休人員退休偏低問題,中國政府也調高企業人員退休金標準,2008到2010年間連漲三年。此導致過去比照國家機關公務員的公營事業單位員工薪資偏低,退休金也產生落差。2012年3月,這一制度在全國兩會上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和熱議,對當前的養老體制進行改革、取消養老金「雙軌制」的呼聲高漲。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此後,關於「延遲退休」的爭議持續引發社會關注。但養老金雙軌制遲遲難以解決,社會上關於「延遲退休」如何推進,爭議較大。2014年12月28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接受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專題詢問時表示:「今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將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改革方案已擬定,並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

 

2015年1月14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此標誌著多年來不斷遭到詬病的養老金「雙軌制」,從制度層面終結。然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官員卻表示,儘管養老金繳納制度「並軌」,但基本原則仍是確保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水準不降低。

 

這顯示中國養老金「雙軌制」仍未完全破除,制度接軌只是形式問題,而待遇公平始為實質問題。2020年底,中共第19屆中央委員會第5次全體會議審議的「十四五規劃(建議)」進一步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2021年2月26衵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記者會公開提及,已在研究提高法定退休年齡的具體方案。之後,202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宣示推動「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三、中國政府提高退休年齡政策論據

 

相較於世界各先進國家退休年齡,中國退休年齡屬於相對偏低,無論是從2021年2月26日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所公開表示,或是從相關學界研究顯示,必須提高退休年齡提成專業勞動力供給及延後退休養老金給付,其因主要是:

 

首先,退休年齡標準偏低不符現狀發展。中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規定,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根據當時的人均預期壽命、勞動條件、用工方式等諸多因素確定。當時中國社會人均預期壽命當時是40歲左右,中國法定退休年齡是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對照當時平均是40歲左右,其退休年齡為50-60歲之間,或有其合理性。

 

1955年國務院頒佈《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暫行辦法》,國家機關中女性工作人員的退休年齡由50歲提高至55歲。1978年《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嚴格退休條件,在男工人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外,本人連續工齡必須滿10年。

 

總體而論,中國社會退休年齡在1949年後60年間基本上沒有變化。然而,由於科技醫療及衛生進步、社會長期穩定,2019年人均年齡已提高到77.3歲時,且城鎮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更高,已超過80歲。顯然,建國初期所設計這樣退休年齡標準已偏低,故提出延遲退休年齡之制度變革,頗為符合普遍人均年齡增長之客觀事實。

 

其次,高齡化社會來襲降低中國人口紅利。推估「十四五」(2021-2025年)期間,中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人,從輕度老齡化進入到中度老齡化階段,導致「未富先老」不利於國家競爭力困境。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卻快速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社會老齡化進程加快,按照聯合國標準65歲以上人口比率超過14%,將進入被「老齡社會」。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數字,截至2019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2.6%,相對於2000年連續19年上漲。2019年15歲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雖超過7成,但已連續9年下降。尤其19年來,中國老年撫養比(老年人口數/勞動年齡人口數)上升7.7%,2019年達到17.8%,平均六個勞動力人口要扶養一個老年人。此外,近幾年新增參保職工和離退休人員數皆呈下降趨勢,說明參保擴面速度趨緩及新退人員年齡結構高峰呈下降趨勢,但贍養率仍呈上升攀爬趨勢。顯然,中國人口結構老齡化加劇,這意味著勞動力人口比重下降,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同時也凸顯出勞動力的養老負擔加劇。

 

再者,提高生育率政策效果有限。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從2012年開始出現下降,年均減少300萬人以上,並且減少幅度在加大,預計「十四五」期間還將減少3500萬人。除勞動力減少外,中國人口出生率屢創新低呈下降趨勢。儘管中國政府一直鼓勵生育,2015年的中共十八大第五次會議公報倡議將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然而鼓勵生育政策並未提高出生率帶。據公安部公布統計數據,2020年出生並已到公安機關進行戶籍登記新生兒計1,003.5萬;相較於2019年下降約15%;此外,2020年的高考報名人數,相較於2019年也減少約68萬名。

 

最後,增加延長工作年限有其必要性。事實上,根據《老齡藍皮書: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18)》顯示,2015年中國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中,超過4成仍繼續工作,其中80%以上的老年人工作以體力勞動為主,且以農業勞動居多。顯然,實際上繼續工作仍佔有一定比例。此外,從高等教育專業人才培育角度來說,由於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延長到13.7年,受教育年限增加,必然推遲真正正式開始工作的年齡。若在退休年齡不變的情況下,受高等教育專業養成人才,其平均工作年限也會會縮短,這將形成重要人力資源浪費。

 

四、推動「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符合先進國家退休制度改革潮流但卻未符合民意需求

 

比較各國退休年齡,大多先進國家幾乎是往後延遲,僅有少數是往下降。例如(一)日本:通過《老年人雇傭安定法修正案》,規定只要年滿60歲的企業員工希望繼續工作,企業必須雇傭至65歲。2012年日本企業員工是60歲退休,但從2013年開始,退休年齡將調整為61歲,此後每隔3年增加1歲,至2025年時,退休年齡將升至65歲。(二)英國:養老政策取消固定退休年齡。(三)德國:不採取「一刀切式」,退休政策退休年齡推至70歲。據2014年修改的退休政策,在繳納養老保險滿45年,則可從63歲起申請退休,領取全額養老金。1956年退休年齡是65歲,2012年提高到67歲,2015年初將自願退休年齡延長至70歲,以緩解缺少專業人才的困擾。

 

(四)澳大利亞:被稱為「幸運之國」和「養老者的天堂」,該國的退休人員一直以享受高福利的優質生活而著稱。2014年5月,澳大利亞政府宣佈將逐步提高退休年齡:到2035年退休年齡將從目前的65歲提高至70歲,使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退休年齡最高的國家。(五)加拿大:1997年男性平均退休年齡為61.3歲,女性為59.9歲,後提高到男性63.2歲,女性61.4歲。2012年3月規劃將從2023年起逐步把法定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67歲,2029年全面實施。(六)美國:退休年齡已提高到65至67歲 。

 

各先進國家大幅推遲退休年齡,其所持根本理由主要是:應對老齡化問題,嚴重的老齡化使先進國家養老制度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相對於大幅提高養老金稅率,或者降低養老金發放標準等措施,推遲退休年齡是一個相對能被民眾接受的選擇。

 

事實上,中國政府也面臨養老制度所需耗費巨大資金問題,如同2019年4月10日中國社科院發布《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宣稱,到2035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將耗盡。若按照退休年齡60歲計算,到2035年最早一批80後也只有55歲,還未到達退休年齡,但很有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第一代。此外,2020年8月10日中國財政部發布《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48萬億元,下降15.3%;然而支出卻是3.6萬億元,增長6.5%,收支缺口約1200億元;此報告甚至預測2020年社保基金預算將首次出現約5000億元的財政資金缺口。

 

儘管先進國家經驗顯示,延遲退休年齡成為一種趨勢,有其合理性。但根據中國社會調查顯示,顯然這一政策,並沒有成為社會共識。例如,一項受訪樣本數為1062份調查結果顯示,近七成受訪者反對延遲退休,59%的受訪者認為廢除退休雙軌制的時機已經成熟,還有73.5%的受訪者表示支持實行彈性退休制。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隨機抽樣3000位城鎮居民進行電話訪問,結果顯示54%的受訪者表示反對延長退休年齡,支持的為26%,另有20%的人表示「難說」。對於退休時間,多數受訪居民主張「按規定年齡退休」,達60%﹔而主張「提早退休」者為17%﹔主張「晚幾年退休」者僅為10%。

 

另針對2013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建議,當時曾提及若中國從2016年實行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並每兩年延長1歲退休年齡,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年齡均為65歲,據媒體調查結果顯示超9成網友反對退休年齡延至65歲;調查選項「退休年齡延至65歲,你願意嗎?」,95.84%的網友選擇了「不樂意」,僅有4.16% 的網友選擇「支持」。顯然,絕大多數中國社會網民強烈反應不樂意延遲退休年齡。

 

值得關注是,若退休年齡延至65歲,最需要解決什麼呢?調查中圍繞事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醫療保障、就業形勢、身體素質等話題進行調查,結果顯示 42.59%的網友認為「醫療保障和身體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33.21%的網友選擇「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應真正起到保障作用」;18.79%網友表示「就業形勢必須樂觀」;5.41%的網友認為「該控制剩餘勞動力的增長」。這顯示中國民眾即使願意支持退休年齡延長,但卻認為必須多項政策配套措施,尤其是醫療保障。

 

有關中國退休年齡延長改革,顯然各種利益群體改革共識不足,恐將影響其社會秩序穩定。既往調查顯示,大部分人員退休後主要依靠養老金生活,比例高達66.5%。黨政機關工作人員退休後,主要依靠退休金生活的比例最高;個體戶或自由職業者比例最低。

 

《社會保障綠皮書》曾指出,近四成被調查者認為養老金過少,甚至不能滿足生活需要。尤其新農保參保者認為,不能滿足生活需要的態度最強烈,其次是城鎮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至於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中則最為滿意。從不同參加養老保險制度的階層對養老金的感受調查,可以明顯地看出各階層養老金待遇的差異。這顯示有關退休年齡之延長,各種不同群體態度及利益有別,這一政策改革之阻力仍相當非常大。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