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投書】鄉歸何處:白色恐怖下的家庭面貌

承擔家變—白色恐怖下的朴子張家。圖/翻攝自網路

口述歷史是當代史料採集的重要途徑,學界研究成果已涉及許多面向,包括政治上《臺灣地區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口述歷史》、經濟上《臺灣客家族群史料彙編(2)產經篇訪談紀錄》、宗教上《臺灣婚喪習俗口述歷史輯錄(2)》、醫療上《烏腳病之父──王金河醫師回憶錄》。當然,還可以列出更多類別,整體來說反映編輯單位對於史料採集的重視,試圖貼近歷史當事人的經歷與回憶,並勾勒當時真實的歷史面貌,以建立客觀歷史知識的最大可能。

 

近來閱讀許雪姬、楊麗祝主編:《承擔家變:白色恐怖下的朴子張家》(臺北市:中研院臺史所;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20207月),對於白色恐怖下的家庭面貌有進一步的認識。本書是以家庭為單位,再朝個人方向移動以探索當中的過往回憶,對受訪者造成何種影響,並與時代背景得以充分聯繫起來。正因為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口述歷史,更明顯可以達到家人口述之間一種相互參照的作用。在「白色恐怖」的主題下,透過本書也可明顯看到對於家庭的破壞力與傷害性,以「家」為單位的口述歷史的確是很必要。

  

「白色恐怖」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歷史名詞;但是,「白色恐怖」的毒害只要波及個人及家庭,不論是當事人的初步感受或深刻體驗,都是口述歷史的重要環節,甚至可以達到掌握歷史認識的核心層次。主標題「承擔家變」的意涵至少包括兩層:一是遭逢巨大不可逆轉的變故,亦即家人喪命,對親屬造成心靈與經濟上的重創;一是被貼標籤、受到無所不至的國家機器管控,卻是必要承擔同時也是不可承擔之重。副標題「朴子張家」包括地區與家族的雙重因素,「白色恐怖」對於朴子地區的衝擊、以及成為張家親戚的禁忌,難免都是本書難以周全與未盡之言,因為無法在有限篇幅做出詳備的採訪與調查。然而,這不但不是一項缺憾,反而是透過本書問世,讓我們瞭解當中的歷史真相。

 

由受難者家屬口中重塑歷史

 

本書受訪者彼此皆是親屬關係。分別是受難者子女與弟妹的張白鶴女士、張緞(瑛玨)女士、張麗珠女士、張英哲先生、呂享寧女士。他們都是身為受難者家屬的第二代,幼時曾見證受難者慘遭槍絕或入獄服刑的悲慘際遇,日後成長時期也深受監視歧視之苦,這是他們的共同記憶。個別來說,白色恐怖的黑暗降臨也促使他們的性格與價值觀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既失去個人自由又喪失前途發展的種種契機,讓讀者明白何謂白色恐怖受害者的真實處境。

 

本書內所敘及的白色恐怖受難者之言行,已隨生命被迫提前結束而草草歸於無有,叛亂與匪諜是欲加之罪的共同稱謂。親人能否陳述「受難者」的言行?只能置諸內心,既不敢說也不想說,造成心理巨大陰影的傷害揮之不去正是家屬的普遍傷痛。正處幼年的家屬,也導致他們對於曾經存在過的家人必須保持空白或模糊的印象,真相始終被抹去得無影無蹤。透過本書受訪者的陳述,受難親人的言行才得以在他們心中「復活」起來,讀者才得以認識一位又一位曾經生活在這個世界卻「被消失」又不能讓後代子孫碰觸的禁忌。

 

受訪者曾如此描述他的兄長:「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他從上海回來,帶了兩顆在上海才吃得到的香瓜切給家人吃,一人吃一片」(頁45)。其他還有對哥哥的印象是「讀二中的時候,大概就有獨立主義的思想」(頁23),可惜是這樣的親情感動與人格精神,過去只能是回憶而成為過去,透過採訪才得以保留下來。

  

極權統治下,家破人亡是血淋淋的歷史事實

 

白色恐怖的受難者最常見到的是知識份子慘遭迫害,透過本書問世,發現不少未受教育的務農百姓竟也難逃極權壓迫、慘遭毒害的悲慘命運,無所不在的白色恐怖,如此噩運也連帶涉及家人摯親與親戚好友。

 

一旦不幸被拘捕,民眾想方設法打聽如何能夠營救家人,然而不但不能明白政府法令判決的標準何在,甚至被有心人士利用心理戰術,遊說家屬透過金錢管道方能解決問題,卻常常弄到傾家盪產程度的人家也大有人在。最可悲的是,最終換來的結局可能是毫無作用甚至親人仍被槍決,至此我們終能體會「家破人亡」不是一句形容詞,而是血淋淋的歷史事實。

 

受訪者說:「哪一個人可以相信?哪一個辦法有效?我們根本不能確定」(頁68)。確是血淚之言。法律無法相信,只好碰運氣嘗試其他管道、甚至是孤注一擲,人命與家產就在沒有保障的情況下流逝

 

遲遲未到的轉型正義,是國家未盡之責

 

白色恐怖的女性:全書一大特色也在於刻畫白色恐怖時期的女性觀點,我認為最特別也最讓人心生敬佩的是朴子張家的女主人吳枝女士。吳枝女士的先生被囚禁、兒子遭槍決,如此接二連三的巨大打擊,竟能獨力撐起家庭重擔,讓人見識到何謂堅強,但如此重擔一肩挑起,當然也很令人不捨。

 

像吳枝女士這一代人生長在台灣經濟最為困乏的時期,之後又遭逢白色恐怖的迫害,根本很多人等不到正義到來那一天就去世,這是國家沒有為自己責任付出當盡之責。如果沒有像本書的訪問紀錄,我們將無從第一手瞭解「吳枝女士們」的內心世界。

 

受訪者透過自己的觀察告訴我們:「她(作者註:母親)曾告訴我,當時她差一點發瘋」。「可是為了這個家,不識字的母親實在很偉大」(頁141)。的確如此,不僅撫養、還能教養許多子女讀書、明理、在社會上成為貢獻的人,帶給讀者很深刻的印象。

 

人民生活備受干擾,生存權利嚴重扭曲

 

知識青年的理想:如果說當時知識青年的理想在於讓社會充滿公平與正義,那麼白色恐怖就是帶領社會走往壓抑與束縛,是毫無生氣與希望的所在。如果當時的知識青年像能夠不被剝奪生命,可以「壯有所用」,一展長才,台灣社會的發展一定會有更為多元美好的面貌。許多不該吃的苦、不用承擔的枷鎖、不應走的冤枉路,讓歷史不那麼悲情,而是人民團結與共體時艱的勇往直前,為人權、自由、民主普世價值共同邁進,逐漸形成合理合情的生活方式。

 

然而,知識青年的理想斷層持續延燒至受難者的家屬,受訪者告訴我們:「二弟在家鄉的東石高中教數學,教書時備受情治單位監視,升遷、考績更是遇到刁難」(頁71)。或是,在校成績優異者被要求加入國民黨,因為如此才得以有好的發展機會,都會造成當事人某種程度上的心理壓力與價值認同的拉扯。「理想」竟變成是一種奢談。

  

留意以往被忽略的歷史側面,更準確來說,這些是歷史論述的主要聲音。因為在人權觀念發展過程,必定要以每個人的自由做為前提,否則種種法令規章都如同包著糖衣的外表而已,裡頭卻是苦澀不已,令人一生痛苦,有多少受難者不堪回首。如今,受訪者得以有此機會加以陳述,讓人知道白色恐怖對於家族的衝擊,也帶給我們無限的省思。人權觀念是國家正常運作的基礎,個人如是,家族亦如是,這是《承擔家變:白色恐怖下的朴子張家》一書帶給我們最好的啟示。

 

書籍介紹

許雪姬、楊麗祝主編:《承擔家變:白色恐怖下的朴子張家

編者: 許雪姬、楊麗祝

出版社:國家人權博物館  

出版日期:2020/07/01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

 

推薦閱讀:

【余杰專欄】任何一部電視劇都拍不出中國的黑暗 評電視連續劇《掃黑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