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春秋

【一個律師的筆記本】藤園:從兒玉源太郎的一首七言絕句談起

兒玉源太郎為日本陸軍大將,第四任臺灣總督。在國立清華大學的「日治時期臺灣書畫與文書史料數位典藏計畫」網站當中(感謝清大完成這樣的文化工程),列有一幅兒玉的書法卷軸,藏品題名「征清詩行草七絕中堂」,其詞如下:

綠水潺潺樹色萋,夏山層翠白雲迷。

長征踏破永陵路,馬上把杯杜宇啼。

 

永陵是大清皇室的祖陵所在,努爾哈赤的幾位先人下葬於此。此詩卻說要「長征踏破永陵路」,其意如何?不言可喻。至於杜宇則是傳說中的古蜀國君主,號稱參加過武王討伐商紂的戰爭,死後化為杜鵑鳥。

 

此詩以「馬上把杯杜宇啼」作結,與其說真的是聽到杜鵑鳴叫,毋寧更像是在援引杜宇伐紂的典故,以弔民伐罪的王師自居。兒玉在政治上的是非姑置不論,但僅此一詩,就可以看出這位武將在文史方面的底蘊。

 

惟應注意者,清大將這幅書法註記為「總督兒玉源太郎於甲午戰爭時期之作」,似有商榷餘地。從掃描影像看來,這幅書法左下方落款「藤園」,還蓋了「兒玉氏印」與「藤園」兩個篆體印鑑。「藤園」是兒玉在臺北闢建的庭園,得名自他親自從日本移植的兩株藤樹。職是之故,兒玉有「藤園將軍」、「藤園節帥」的別號(「節帥」是節度使的敬稱,借指總督)。

 

然而,兒玉來臺上任是在1898年,興修藤園則是1899年的事(《在臺日人漢詩文集》頁161),相距甲午戰爭(1894-1895)已有數年之久。雖然這首詩可能確實創作於甲午戰爭,但除非兒玉在甲午即已使用「藤園」的別號(不是絕無可能,但需要反證),否則這幅書法就不會是甲午戰爭期間的作品,至少落款用印的時間不是。而且,用印不會早於1899年。

 

兒玉的藤園今已不存,原址大約位於臺北市古亭捷運站附近的南昌公園。由於園內設有菜圃,故又名「南菜園」。與兒玉關係良好的臺灣日日新報漢文部主任籾山衣洲,曾經寫過一篇《南菜園記》描述此園的風光:

園在城南古亭莊。竹籬茅舍。豆棚瓜架。人或錯認為田家。入門數步。有小亭焉。西南敞豁。群山逶邐。若列翠屏,其當白雲出岫,高者若被絮帽,低者若纏裙帶,而頃刻變幻,忽遠忽近,忽濃忽淡,自旦至暮,千態萬狀,殆覺斯身化千億,憑虛而游。

《在臺日人漢詩文集》頁159

 

今日臺北古亭一帶高樓櫛比鱗次、房價寸土寸金,已經很難想像百餘年前曾經有過這樣「悠然見南山」的自然風光。兒玉對於藤園似乎相當喜愛,不但以此為名在書畫上用印落款,而且還曾經寫詩歌詠園中的生活情趣,其詞如下:

古亭庄外結茅廬,畢竟情疏景亦疏;

雨讀晴耕如野客,三畦蔬菜一床書。

《己亥六月結廬於城南古亭莊名曰南菜園偶作一絕》

 

實際上,兒玉在總督任內非常忙碌,到後來連待在臺灣的時間都不多,恐怕沒有多少機會能在這邊「雨讀晴耕」。他到底是喜歡藤園,還是跟《紅樓夢》的賈政宣揚歸農之意一樣,只是喜歡「雨讀晴耕」的角色設定?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要看清歷史人物的真實全貌,這是非常困難的事。

 

跟歷史上許多重要人物一樣,兒玉源太郎有其不同面向。一方面,他是日本帝國霸業的支持者;另一方面,卻也是晚清革新勢力的保護者。坊間多有兒玉曾經協助孫文革命、支持興中會臺灣分會的說法,但我仍然存疑,在此暫行不論。無論如何,兒玉確實保護過晚清的異議人士容閎。

 

戊戌政變後,容閎在清廷治下無處容身,先於上海租界藏匿,再赴香港,最後逝於美國。在流亡期間,容閎曾經在1901年來臺與兒玉會面。依照容閎本人的描述,一見面,兒玉就說有壞消息,清國剛剛發了公文過來,要我把容先生你抓起來送中(「中國閩浙總督方有公文來,囑予留意,謂君設來此者,即倩予捕君送之中政府也。」《西學東漸記》頁144)。

 

容閎聽到這話,一開始還以為大事不好,我要被送中了、人生到此為止了(「以為此日本臺灣總督者,必將予交付中政府,余之生命,且喪於其手。」)接著看兒玉笑容滿面,才知道總督大人是在開玩笑。兒玉繼而恢復到正經模式,對容閎說:

「容先生幸勿以予為中國之警吏,君今請安居於此,慎無過慮,絕不能聽君往中國就戮也。」

《西學東漸記》頁145

 

「君之身命,今甚危險,惟若居在予治權之下,予必極力保護,當派護兵為君防衛,不致有意外之變。」

《西學東漸記》頁146

 

後來,容閎在臺期間,兒玉就依言派遣護衛保護容閎,容閎對此的回憶是「意良可感」(《西學東漸記》頁147)。說起來,這倒也是臺灣歷史上相當有趣的一個插曲。

 


參考資料:

國立清華大學「日治時期臺灣書畫與文書史料數位典藏計畫」網站典藏頁面:

https://www.lib.nthu.edu.tw/……/history_extracts-7.htm

《在臺日人漢詩文集》,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

愛詩網《己亥六月結廬於城南古亭莊名曰南菜園偶作一絕》頁面:

https://ipoem.nmtl.gov.tw/nmtlpoem?uid=87&pid=1519

容閎,《西學東漸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本文轉載自一個律師的筆記本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