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耳聞有原住民上過伊斯蘭史的課程之後,發現原住民部落有許多與阿拉伯部落共享的習俗,卻也感嘆阿拉伯部落出了一個穆罕默德,得以統一阿拉伯半島,並且打敗當時兩大帝國:波斯與拜占庭,最終在後人的繼承下建立起從安達魯西亞到波斯的阿拉伯伊斯蘭帝國霸業。
相較之下,台灣原住民部落則沒有如此幸運,遭受到後來各種外來者的入侵與統治(事實上可能全世界大部分的部落都沒能像阿拉伯一樣,建立大帝國)。為什麼台灣沒有出現像是穆罕默德這樣政教統一的歷史性人物呢?我們可以來假設性的思考一下。
第一決定性的因素,筆者認為是天然地理的地形,決定了台灣的原住民部落沒有這樣的機會。台灣作為小島孤懸海外,島上 70%是高山,在開鑿現代交通以前,台灣的區域其實受到地理阻隔非常嚴重,因此要統一島上所有部落,自然在現實上就成為不可能的事情,也可以部分解釋為何台灣小小一個島,就有超過十個以上的原住民族群。(目前官方認可為11族)
相較之下,穆罕默德出身的阿拉伯半島,雖然沙漠不適合居住,但沙漠對阿拉伯人來說就像海洋,建立起連結東方與西方的商貿路線,麥加在當年就是貿易中心。因此穆罕默德在統一麥加與麥地那之後,便得以向外擴張。
對於古代人來說,陸地遠遠比海洋更容易通行。縱使台灣原住民部落有辦法統一全島,也不太有可能向外擴張兼併其他群體。天然的阻隔阻擋了外來者,也限制了大規模海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
第二個因素則是環境因素,伊斯蘭崛起的時候,東西兩大帝國--西邊的拜占庭與東邊的波斯--因為長年爭鬥呈現衰敗之勢,新興的伊斯蘭軍隊趁機打敗兩大帝國,並且征服波斯,獲取龐大的領土與資源,奠定了接下來阿拉伯人五百年在西亞的強勢地位。而且,該地區被征服早已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從埃及到亞述帝國、巴比倫、波斯、亞歷山大、羅馬等,一個又一個帝國從東到西,從西到東的一個征服另外一個。
相較之下,從台灣向外征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西的台灣海峽航行難度大,往東是廣闊的太平洋,唯一往北或往南的日本或菲律賓都有一定距離,補給線過長,而且一旦征服當地,必然得留下來,從台灣掌控當地是很不現實的事情。留下來後,也很可能被當地人與當地文化所同化,一如伊斯蘭雖然被帶到了波斯,但阿拉伯人卻無法把波斯人轉成阿拉伯人。
第三個則是制度學習。早在伊斯蘭創教之前,西亞地區已經有了猶太教與基督教兩大一神教,另外還有祆教、古埃及信仰等各式宗教。伊斯蘭奠基在這些宗教上,吸收了不少他們的內容(主要是一神教的部分),才得以創立一個散布如此快速的宗教,並且最終在世界上許多地方取得優勢的文化地位。相反的,原住民的泛靈信仰如果要投射到外地,除非有著像是有蒙古那樣驚人的武力,否則很難傳播。更何況即便蒙古有著強大武力,征服到西亞的蒙古人最終還是接受了伊斯蘭,逐漸被當地人所同化。
上述一切的討論都是假設性的,穆罕默德是阿拉伯社會在七世紀獨特的產物(或者你也可以說是真主的意思),世界上其他的地方無法重現。而核心問題在於:台灣原住民為何無法產生一個人物,統合起部落、甚至向外征服?筆者認為是地理環境的因素限制了這樣的可能性,但也產生出更為多元的原住民文化。
這篇純粹只是討論這樣一個假設性問題,並非推崇阿拉伯人或者貶低台灣原住民。實際上阿拉伯人11世紀之後就逐漸衰落,蒙古鐵蹄踏平巴格達之後就再也沒恢復,而15世紀三大穆斯林火藥帝國崛起,也沒有阿拉伯人的份,但伊斯蘭教卻堅韌地留了下來,並在不同民族手上發揚光大。
=========================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