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習慣到書店買書,還是在網路上購書?面對不同的折扣,會不會成為你買書的重要選擇?而更尷尬的問題是,步入社會與家庭後,你還會為自己買書嗎?
圖書消費型態的改變
第一個問題,其實與消費型態的轉變有比較大的關係,不太是真的問題,不過,第二個問題的確是有點「問題」──折扣不是真正問題,問題在於訂定折扣的策略,已經影響、甚至危害到整體產業。
消費者對於出版品牌的忠誠度,大多數會被轉移到對於通路品牌的忠誠度:因為它最便宜!不選擇折扣,選擇書店購買的人畢竟是少數,因此實體書店苦撐經營,於是書店紛紛關門大吉,於是可以買書的地方變少,於是「打折就會買」的書逐漸取代「不打折也要買」的書了。
最後一個問題才是最可怕的事情:閱讀已經不再是一項生活技能,而是一種藝術了。財政部統計處的數據顯示,台灣出版業的銷售額(軟體出版業除外),由2012年的674億元驟降至2016年的496億元,雖然同時間有人提出了因為經濟不景氣,圖書館借書量反而提升(公共圖書館的借閱冊數則從2011年的5700萬冊,上升到2015年的6900萬冊),但是平均一下,2015年國人平均借書量一人約3本,這個數字有振奮人心嗎?或者平均一下,2015年國人平均購書金額是2930元,買不到十本書。
如何脫離出版業的寒冬
閱讀顯得奢侈,買書有時被譏笑為假文青才會做的事。不愛看書其實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學校體制長期以來不鼓勵不為分數閱讀所造成的困境。如果不從教育扎根,國家的文化創意產業要如何扶植呢?沒有打下閱讀與思考的基礎,短期的國家補助只能止渴,不能開鑿出源源不絕的文化活水。
「出版業的寒冬」已經凍了好多年,疲累的書店經營者們只能在有限的資源裡創造奇蹟,但影響力怎麼能比得上今日66折,或是早就埋藏各種頁面裡,過了賞味期卻更誘人的5折書呢?看似繁花盛開的獨立書店不斷萌芽,但是對於真正的閱讀力培養,仍杯水車薪,培養國民文化素質的重任,怎麼成了最窮困書店業者的責任?
政府有什麼作為?
國家最應大刀闊斧地修整圖書產業相關政策,大刀闊斧要從哪開刀?文化部2015年開始在圖書定價制度的研究上下了非常多調查的功夫,卻仍未有進展,阻因是一直無法取得絕大多數的共識。支持圖書定價者認為:書不是一般商品,應該以文化財的思維去保護書的價值;長期的折扣混戰,造成沒有條件打折的小型通路不敵競爭而紛紛關門,而大型通路出版社能夠變化多端的折扣,也是因量制價的超低進貨成本所能執行的戰略;銷售至上的考量下,好讀易消化的軟書將會大幅取代銷售量低的硬書,市場的多樣性將會縮限。
反對圖書定價者認為:沒有折扣消費者會減少購書,更直接造成書市蕭條;沒有折扣這個武器,大型通路也會想方設法創造新秩序來左右出版社及經銷商。事實上這些辯論的核心,都希望能振興書市,因此能得到更大多數的共識才有辦法作完善的決策。
為何要討論「圖書定價制度」
2017年1月16日,文化部舉辦圖書定價制度研究報告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界一同討論「不同通路間的價格一致化,不是沒有折扣,只是在一定期間折扣相同,以避免惡性競爭」是否可行,正反論述之下也未見顯著的共識。
今年八月,友善書業供給合作社受文化部補助所籌辦的「多元共創合理書市-圖書定價的開放論壇」則再次希望收集民間的聲音,特別想聽聽看讀者怎麼說,圖書定價的議題是全民議題,除了產官學界的見解,讀者的看法是什麼呢?此論壇最特別的是開放空間會議(Open Space Technology)的進行方式,讓民眾自由發言及公開討論,將大眾意見做歸納統整,希望能作為文化政策的重要參考。
我們所討論的不是書的價值,而是閱讀的價值,這是一個需長遠推動的大石,底下的薛西佛斯們,還可以推多久呢?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