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賴清德內閣啟動勞基法再次修正案,並獲得蔡英文總統共同扛起責任的支持後,反對修正的勞團與在野黨便不停發動反制措施,試圖透過國會與街頭的分進合擊,迫使蔡英文政府撤回新版勞基法修正案。其中最引人注目者,一則是以「過勞功德會」為主的台灣傳統文化與街頭運動新結合;二則是讓網路社運圈一再營造,卻仍無法實現的「318重現」。為何在歷經多次街頭動員、加之更進化的網路媒介運用,卻反而讓能量越益消散?本文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要重現318運動,就必須先了解讓318運動出現,有哪些因素。回顧318運動,起源自馬英九政府跟中國在ECFA架構下,欲進一步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的服貿協議,由於服貿是ECFA架構下的次級協議,在ECFA已經簽署通過的前提下,雖然經濟民主連合等團體持續不懈的於街頭倡議,但國會內的民進黨與台聯受限於席次少數,儘管極力杯葛與癱瘓議事,仍難以阻擋國民黨的進程。即便到了317晚間的靜坐活動,聲援者都寥寥可數,直到318晚間,以公投盟為前鋒的團體不僅衝入立院,更佔領議場抵抗警方清場直到天明,構成既定態勢,才透由臉書媒介與傳統媒體的傳播,點燃了全國積極的關注與聲援。
透過上面簡短的敘述,大致可以將318運動拆解成幾個因素。首先,是政策失敗,馬英九第二任期以降,積極推動與中國的經濟整合,搭配中國帶有政治統戰目的的暫時性讓利措施,營造兩岸共榮的景象。然而中國方面的讓利果實,大多被居中的買辦集團截收,加之以更多是作秀般的口惠而實不至,並沒有讓台灣多數人民感受到中國的經濟善意。
第二,是社會對於民進黨與台聯在立院內的杯葛與抵抗,反應冷淡。由於2012年馬英九取得80萬票左右的勝利差距,加上國民黨席次仍舊過半,使得泛綠群眾產生一股心灰意冷的氣氛。縱使不滿馬英九跟國民黨持續向中國靠攏,卻也有著無可奈何的氣憤與煩悶。
上述兩個因素,結合起來,可以說當時的台灣社會快要失去民主制衡的信心,對一意孤行的國民黨束手無策,就算感受不到兩岸經濟繁榮的實際樣態,也只能無奈的被動接受。直到318晚間的攻佔議場,才將這種巨大的煩悶感,轉換為對馬英九政府的積極抗議,進而產生當年地方選舉國民黨大敗、2016年二次政黨輪替與新第三大黨時代力量的興起。
因此,與當前的勞基法修正案相比,不難看出整個社會氛圍跟對議題影響的認知,都完全無法和馬英九時代的服貿協議相比。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有兩處,第一,是不滿的發洩對象。馬英九的人格特質孤傲且自戀,又經常出現與社會脫節的發言,可說是最佳的攻擊標靶、砲火吸引者;但蔡英文一來謹慎而甚少發言,即使有「加薪要自己跟老闆爭取」之類政治不太正確的發言,程度也不及馬英九嚴重。加之以勞基法修正案,社會上普遍認知賴清德才是真正提倡者,蔡英文背書,而民進黨立委也有不少雜音,導致無法像當年服貿協議一樣,可以簡單地把一切罪過推給馬英九跟國民黨。
第二,是中國因素。服貿協議作為EFCA架構下的一環,在ECFA已經通過的前提下,理應不會造成這麼大的反彈。更直白點說,反服貿協議只是表象,透由公投盟的運動團體攻佔立院及議場,此一台灣民主發展史上僅見的場合,將長期以來反馬英九、反國民黨、反中國的情緒一口氣爆發出來。相形之下,勞基法修正案是台灣國內的勞動條件鬥爭,又受限於台灣社會對勞權意識認知仍有進步空間,以及缺乏普遍且有力的工會組織,都難以匯聚對於勞基法修正案的不滿。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台灣的政治脈絡一直在左右統獨的交雜下發展著,一切社會運動與政治議題,都必須奠基在此一現況下,才有可能喚起社會能量,影響政治議程。如果只是一昧將自己所偏好的議題或理念高舉至無上地位,遠離社會的實際情況,更一再發動未經嚴謹規劃的群眾運動,充其量只是消耗群眾的能量,縱使再一次衝進議場,也無法複製另一場318太陽花運動。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