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六週年時,我們必須承認,正如美國之音記者陸永是訪問郝伯邨將軍時所說:“蔣介石贏了這場戰爭,但是他把國家給輸掉了”。事實上,經過一場“馬拉松長跑”的疲軍,自然經不起另一場激烈短促的一百米賽跑。
國民政府在大陸戡亂失敗,主因是沈崇事件在全國數十個大城市激起的反美示威遊行以及「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群眾運動;然而沈崇事件乃是中共為了轉移與化解國府經濟部東北行營工礦處副處長、留美礦業專家張莘夫一行八人被俄、中共合謀刺殺一案所激震驚中外的張莘夫命案起的全震驚中外的張莘夫命案民反蘇浪潮而刻意製造的假案(該案由另文詳述,本文不予贅述)。張莘夫慘案的主凶、共軍連長莫廣成早已被國府軍警逮捕伏法;但中共方面,對該凶案的罪責,一直矢口否認,反而倒打一耙,誣指國民黨「自導自演」張案,旨在「掀起反共高潮」。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當年主使殺害張莘夫一行的前後兩任中共撫順地委書記吳亮平、饒斌,在其晚年口述的回憶錄中,坦承蘇俄軍官策劃與指揮東北共軍刺殺張莘夫一行的全過程,為多災多難的中國人民留下了真實的記錄。這是中國現代史研究的一項重大突破,不但解開了一個歷史謎團,而且為後人提供了一條寶貴的歷史教訓。
當年兩位中共地委書記坦承殺害張莘夫
十八年前,《傳記文學》曾經刊出李明先生的文章〈中共勾結蘇軍殺害國府接收委員真相〉一文。文章列舉了旅澳華僑吳煥祥所撰《中共冤獄三十三年》一書中所述獄友李國良用匕首刺死張莘夫的一段回憶。由於李國良是無期徒刑囚徒,更由於吳煥祥係三青團團員,所以證據力度似乎差了一些。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一些耄耋老人,臨終前天良發現,吐露了張莘夫慘死的第一手資料,使這一宗七十六年前的血案終於真相大白。
慘案發生時任中共撫順地委書記兼市委書記的吳亮平*,晚年口述了一部《吳亮平傳》,內有下列記載:
1945年12月間,國民黨派張莘夫等人來接收撫順礦務局和撫順煤礦。那時,我們的方針是對接收進行抵制,他們未能實現接收。不多幾天,他們就走了,我們派人送他們出去。到了半路,來了電話,說是蘇聯紅軍軍官要搞他們。我當時在電話上聽了,摸不清情況。當時蘇聯紅軍部隊駐撫順,實行軍管,紅軍的事,我們無權管,(我)聽了就說,讓他們搞去,沒有提出反對,這是政策上犯了大錯誤。蘇聯紅軍指揮我們部隊,說他們是壞人,把他們幾個人殺了。此事給國民黨利用作為進行反共宣傳的一個口實,使黨的政治影響遭受了損失,迄今每念及此,輒深為痛心。這一事件的重要責任,是作為地方黨委書記的我,應當負責的。為此政策上的大錯誤,我受到東北局給的撤銷工作處分,我作了檢討,並於一月底離開了撫順的工作。
2月間,東北局(和我)談話批評了我的錯誤後,分配我到北滿安東地區任黨委書記。
吳亮平離任後,饒斌**接替了他的崗位。《饒斌傳記》這樣記述了這段歷史:
1946年1月10日,國民黨與我們達成不包括東北在內的停戰協議。這時以吳亮平任市委書記的撫順市發生殺死國民黨派來的接收大員張莘夫(工程技術人員)事件。東北局和省委認為此事違反黨的統戰政策,不符合當時的戰略方針,決定撤銷吳亮平地委書記兼市委書記職務,派饒斌任撫順地委書記兼市委書記。饒斌2月就職。
吳亮平把殺害張莘夫的責任推卸給了蘇軍,認為蘇軍是主謀,中共只是幫兇,這一說法還有待考證。一般認為,蘇軍早晚都會從東北撤軍,似乎沒有必要殺害中央的接受人員,陷自己於外交上的不利局面。蘇軍軍紀敗壞,士兵違紀犯罪,酗酒鬧事,作姦犯科,姦淫搶劫乃至殺人放火時有發生,但有組織的謀殺國民政府的官員還沒有先例。而中共倒是極有可能製造這起慘案,挑撥國府和蘇軍衝突,阻礙國府接受,攪亂東北局勢。當然蘇軍對張莘夫慘案負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蘇軍和中共誰是主謀,誰是幫兇,或是共謀,是誰的決定,誰下的命令,相信隨著更多的史料解密,最終會水落石出。只是事態的發展出乎中共和蘇方的預料,使蘇軍和中共在政治上十分被動。在國民政府的的嚴正交涉、中國人民的憤怒抗議以及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蘇軍加速了從東北撤軍的步伐。
吳亮平,曾名黎平。浙江奉化人。大夏大學肄業。曾任上海學聯總務部部長,參加了五卅運動。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後留校任教。1927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回國後在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編《環球》週刊,並參加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的領導工作。1932年到江西瑞金,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1934年參加長征,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地方工作部部長、第三軍團宣傳部部長。到陝北後,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1936年負責接待美國記者斯諾訪問陝北,並擔任毛澤東同斯諾談話的翻譯。後任《解放週刊》編輯,中共中央晉綏分局委員,中共撫順地委、安東地委書記。1949年後,歷任中共上海市滬西區委書記、普陀區委書記、中共中央華東局企業管理委員會副書記、化學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領導小組成員、中共中央黨校顧問。是中共七大代表、中顧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1930年首次將《反杜林論》全書譯成中文。著有《社會主義史》、《辯證唯物論與唯物史觀》、《從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等。
1953年,調北京,先後任中央財經委員會組長、化學工業部副部長,國家經委委員。粉碎四人幫後,先後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領導小組成員、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共中央黨校顧問等職。
1986年10月3日病逝。
饒斌,吉林省吉林市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晉西北臨時省委秘書長,靜樂地委副書記,晉綏第八地委書記,中共中央晉綏分局黨校教育長,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撫順、吉林市委書記、撫順地委書記、東北民主聯軍駐圖們衛戍司令部司令員,哈爾濱市市長。中共建政後,歷任中共松江省委副書記、松江省副省長、中共吉林省委常委兼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廠長、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家經委副主任、第二汽車製造廠廠長、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中國汽車工業公司董事長。是中共八大代表,中顧委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87年7月15日,饒斌回到一汽參加解放牌卡車出車30年紀念大會。會上,他突然激動地講起了轎車:“我老了,不能和大家一起投身第三次創業。但是,我願意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橋,讓大家踩著我的身軀走過,齊心協力把轎車造出來,去實現我們中國幾代汽車人的轎車夢!”說完,他的淚水潸然而下。
十幾天後,他病倒在上海,時任上海市長的江澤民對醫生說:「這是我的老首長,是汽車工業的創始人,要不惜一切代價醫治他。」1987年8月29日,饒斌在上海逝世,享年74歲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