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引發國際關注的新聞莫過於阿富汗遭到伊斯蘭極端組織「神學士」快速奪取政權,而阿富汗軍隊的驚人潰敗、美國及國際社會對此束手無策的困窘;「神學士」奪權所引發的當地人道危機、中南亞地區戰略劇變等效應仍然在發酵中。
當美國等西方國家仍為此焦頭爛額之際,中國及俄羅斯趁此機會分別對國際進行輿論戰,以挑撥美國盟友對於美國的不信任感,而台灣也不可避免成為中國挑撥戰術的目標,加上許多藍營人士以阿富汗的遭遇大作文章,使得台灣社會的「疑美論」重新死灰復燃,甚至出現「台灣將成為阿富汗第二」的似是而非論調。
而有識者在駁斥這些論調的同時,也愷切建議主政者及國安團隊應該儘快改善國防、國安方面的不足,正如學者鄭政秉在《上報》的評論文章所言:
「阿富汗淪亡對台灣的最關鍵啟示是什麼?可能是對台灣的最高領導群和本土菁英們的提醒,應盡速全力面對自身國安及軍事上的弱點,在有限的時間裡,積極投入、大力變革吧!」
軍方的問題
正因為如此,筆者不揣冒昧的從過往諸多媒體及有識者拾人牙慧,將若干軍方問題提出來作為拋磚引玉,希望讓更多有識者關注今日台灣國防問題。
這些問題包括了:
一、國防部主事者還在用那套陳舊的治軍思想嗎?
二、陸軍已經擺脫過去的窠臼了嗎?
三、軍方真的願意虛心接受盟友的建言嗎?
四、要恢復徵兵制之前,軍方改進訓練方式了嗎?
五、軍民的防衛意識建立起來了嗎?
六、社會對於軍方的信心危機解決了嗎?
七、為何將官數量暴增,基層幹部卻大量流失?
八、政府肯坦誠的跟國內外討論這些問題嗎?
筆者將分別詳述這些問題。
國防部主事者還在用那套陳舊的治軍思想嗎?
筆者曾在〈軍方主事者的守舊心態是台灣國防的隱憂〉指出今日主政者所任用的三位前後任軍職出身的國防部長從價值觀到治軍思想都不脫過往的守舊心態。
學者廖宏祥過去曾在〈消弭民眾戰略陌生,對抗解放軍擾台〉指出我國軍事革新的三個條件的其中兩項「國防部與參謀本部是不是充滿新思想的將領?」、「在這些將軍的領導下,國軍是否在準備新時代的戰術與戰法?」以這兩項條件觀之,吾人不得不對今日國防部主事者治軍思想感到疑惑,更疑惑主政者為何難以找到更能與時俱進的軍文職人士執掌國防部?
陸軍已經擺脫過去的窠臼了嗎?
今日的陸軍主事者仍然擺脫不了過去的窠臼,例如仍執迷在「氣刀體一致」的傳統「刺槍術」,無意在更急迫的層面如戰傷救護、戰鬥射擊等方面與時俱進,讓許多論者為之搖頭。
陸軍的沉疴跟積弊已經為許多有識者所指摘,吾人不得不想到之前評論家趙君朔在臉書探討陸軍問題時所提出一針見血的質疑:「每年花幾百億 ,換來什麼?」
主政者及國防部、陸軍主事者還要繼續讓陸軍與今日軍事潮流脫節下去嗎?
軍方真的願意虛心接受盟友的建言嗎?
筆者曾在〈即使美軍派員協訓,國軍高層肯虛心受教嗎?〉一文指出,軍方抗拒改革的惰性文化根深柢固,例如今日美方所提出的建言仍多以「國情不同」抗拒;如此頑固的抗拒改革心態,即使美方提供再多的交流與協訓,是否能讓國軍,特別是陸軍脫胎換骨?吾人實在難表樂觀。
要恢復徵兵制之前,軍方改進訓練方式了嗎?
目前不少意見指出必須恢復徵兵制,筆者是樂觀其成,不過在討論恢復徵兵制之前,是否能問軍方,特別是陸軍,還要繼續使用那套為人詬病的舊有訓練方式嗎?
正如美國雙月刊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記者格瑞爾(Tanner Greer)在「我為台灣感到憂慮」(Why I Fear For Taiwan) 就指出「如果國軍用垃圾訓練去應付義務役塞到滿編,問題就更大。」他更進一步指出:
「現在的問題出在陸軍,而民眾接觸的最多的,剛好就是最有問題的部隊。大量年輕人可能是心懷興奮地進入義務役,然後被現實打臉。……在我訪問的數十名義務役人員中,只有一人對台灣的國防有信心,大部分人都充滿了憤怒和失敗主義。」
倘若軍方仍舊使用那套被觀察家Allen Lin指摘為「採用節省成本的方式與陳舊的技術」、「1970年代的水準」的舊有訓練方式而不思改進,那麼即使恢復徵兵制,真的能提振國防戰力?還是讓格瑞爾指摘的這套「打擊士氣系統」挫折更多有志者的士氣跟信心?這是主政者及相關主事者必須面對的問題癥結。
軍民的防衛意識建立起來了嗎?
主政者及相關主事者對於於軍民的防衛意識,特別是面對認知作戰、國防教育不足的情況,是否有與時俱進的給予改進?還是繼續因循過往黨國時期的窠臼?
「以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政策執行現況,國防部除了舉辦許多仍承載著過去『黨國』色彩的嘉年華式宣導活動,從全民國防教育工作內容五花八門、難以看出預算實際運用狀況、傳達實務知識和技能演練並非重點,更凸顯其中的混亂及欠缺系統性規劃。」
相較於北歐及波羅的海國家,台灣的民防教育體系為何仍然如此落伍?
而軍隊的政戰體系是否仍然同樣的落伍跟不思進取?之前筆者曾為文〈必須先改革政戰,才能強化政戰〉引述多名觀察家的看法,指出政戰體系的確是出現前述的問題。
吾人不得不問,今日台灣的軍民的防衛意識建立起來了嗎?
社會對於軍方的信心危機解決了嗎?
毋庸諱言,今日台灣社會對於軍方的信心危機仍然存在,無論是軍方的專業能力、認同問題、忠誠度、面對軍中人權事件的反省態度等等,都讓今日台灣社會難以對軍方抱持完全的信任跟支持。
而軍方跟現退役將校在前述問題的質疑上,也始終難以坦誠面對,甚至有著強烈的抗拒心態。
面對台灣社會跟軍方彼此不信任及質疑的情況,主政者及相關主事者是否有意願解決軍民之間缺乏互信的問題?
為何將官數量暴增,基層幹部卻大量流失?
之前筆者曾為文〈將多兵少—執政者的治軍目光不能只集中在高層〉指出當將官員額因為主政者提出的「當升則升」擴增至超過三百人的新高的同時,同一時期卻傳出留美軍校生幾乎都提前申請退伍,而同樣申請提前退伍的志願役基層軍士官人數也將近800人之多。
面對這種將官員額膨脹但是基層新血卻快速流失的現狀,主政者及國防部、軍方主事者有認真的反省找出問題癥結嗎?還是寄望依靠晉升更多的將官來作為解決方式?
政府肯坦誠的跟國內外討論這些問題嗎?
面對國防上的不足跟缺失,政府肯坦誠的跟國內外討論這些問題嗎?在歐美國家,吾人不時可以看到這些國家的國防部高層跟各軍種首長在面對國會及媒體時,坦言其內部的不足跟缺失,反觀我國的國防部高層跟各軍種首長則是諱言內部的問題,如國防部發言人日前發表「軍事訓練役服役者在完成訓練後,可以成為合格的步槍兵」的官方說法被許多觀察家、各軍事論壇的網友批評粉飾太平甚至自欺欺人即為一例。
更有甚者,面對外界的批評,國防部方面不肯虛心接受,甚至以官方說法搪塞,如觀察家黃柏彰在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發表調查報導,揭露軍方後勤體制問題,讓國防部方面反駁並斥責該文所述情況「嚴重悖離事實」,使得黃柏彰為文〈國防部敢說我悖離事實?〉痛斥國防部聞過則怒的態度。
國防部這種閉目塞聽甚至自欺欺人的態度,如何讓國內外關心台灣國防的有識者認知台灣國防的問題而對症下藥?又如何讓各方有識者的建言幫助軍方面對並解決問題?
主政者及國安團隊還要任憑國防部及軍方主事者繼續以這種態度面對外界嗎?
結語
前述的問題其實是今日台灣國防問題的一部分,尚有更多的問題留待各界有識者的重視及探討。
誠然,今日台灣不是阿富汗,不是南越,更不是1949年的國府,但是軍事上的沉疴卻是軍隊內外有目共睹的現實。
今日的主政者及國安團隊、相關主事者不能繼續迴避國防改革的問題,只要這些問題一日沒有得到改善,那麼只會給中國及附和者渲染更多「台灣將成為阿富汗第二」的操弄空間,更重要的是,這樣問題叢生的軍事體制只會成為美日台共同陣線的破口跟弱點,最終讓台灣以及國際盟友面臨更大的國防風險。
(本文僅代表作者意見,若有任何指教,歡迎來稿)
【六都春秋】臉書:https://goo.gl/hshqvS